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SRY基因同源克隆和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弘

作者: 杨弘;夏德全;许广平;何杰;曹丽萍;吴婷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SRY基因;克隆;性别决定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006-1304

年卷期: 2005 年 13 卷 04 期

页码: 122-12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人SRY基因保守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和尼罗罗非鱼(O.nilotica)雌、雄个体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回收其中的600bp片段,分离克隆并双向测序。用DNAStar分析比较所得序列,表明克隆的600bp片段为SRY基因的同源序列。对两种罗非鱼雌、雄个体SRY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比较分析(CLUSTALW分析),表明罗非鱼间SRY同源序列的相似性非常高,但仍存在性别间、种间差异。奥利亚罗非鱼雌、雄间序列相似性为99.5%,尼罗罗非鱼雌、雄间为99.5%,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种间则为98.7%,罗非鱼与人类SRY基因间只有7.1%,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罗非鱼SRY同源基因与性别决定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根据这些结果构建了罗非鱼系统分类树,表明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分类号: S917

  • 相关文献

[1](鱼央)属4种鱼SRY、SOX和HOX基因同源序列的PCR扩增分析. 付元帅,龙华,陈建武,张燕,汪登强. 2007

[2]46,XY女性患者SRY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突变分析. 焉波,张思仲,徐仲勤,郝胜菊. 1996

[3]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MyoD1和MyoD2基因特征及差异. 卢中华,俞菊华,李红霞,李建林,唐永凯,阮瑞霞,杨光. 2010

[4]罗非鱼雌、雄群体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董在杰,农肖颖,黄代中,李丽娟,佟雪红. 2007

[5]微卫星标记分析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潜力. 杨弘,李大宇,曹祥,邹芝英,肖炜,祝璟琳. 2011

[6]两个罗非鱼杂交组合亲本群体与杂种F_1的AFLP分析. 周远扬,叶星,卢迈新,黄樟翰,白俊杰,高风英. 2007

[7]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 陈雪峰,李红霞,俞菊华,唐永凯,李建林. 2009

[8]三种罗非鱼的微卫星分子鉴定和遗传结构分析. 宋红梅,白俊杰,全迎春,李胜杰. 2008

[9]牦牛SRY基因克隆与分子特征. 裴杰,阎萍,程胜利,褚敏,冯瑞林,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朱新书. 2009

[10]高原牦牛SRY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裴杰,阎萍,程胜利,褚敏,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冯瑞林,朱新书. 2010

[11]奥利亚罗非鱼DMT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曹谨玲,俞菊华,李建林,王光花,吴婷婷. 2007

[12]奥利亚罗非鱼EF-1α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唐永凯,李建林,李红霞,陈雪峰,俞菊华. 2008

[13]奥利亚罗非鱼β-actin基因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胡海彦,贾永义,唐永凯. 2011

[14]半滑舌鳎Gadd45g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刘万军,张丽燕,邵长伟,王凯琳,齐茜,陈松林,温海深. 2014

[15]尼罗罗非鱼TIRAP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及其在无乳链球菌、脂多糖和聚肌胞苷酸刺激下的免疫应答. 刘洁,高风英,卢迈新,陈刚,曹建萌,刘志刚,王淼,韩雪晴. 2020

[16]基于SRY基因分析梅花鹿的遗传多样性及父系类型. 董依萌,刘华淼,玉手英利,刘汇涛,鞠妍,邢秀梅,何金明,鞠贵春. 2019

[17]牛SRY蛋白表达纯化与体外功能鉴定. 裴杰,杜卫华,刘小林,柳向军,朱化彬,赵金红,林秀坤. 2006

[18]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陈从英,黄路生,陈静波,任军,肖海霞. 2003

[19]利用Y染色体SRY基因分析马鹿的父系起源和遗传多样性. 房瑞新,田雪琪,邹晨,董依萌,李洋,邢秀梅,刘欣. 2021

[20]中国荷斯坦牛SRY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裴杰,刘小林,杜卫华,林秀坤.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