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朝智

作者: 李朝智;熊慧薇;闵华;李菁;付晓记;魏云辉;陈绪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球盖菇;干燥方式;功能成分;干燥品质;抗氧化能力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35-41

摘要: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对大球盖菇进行脱水干燥,分析了不同干燥方式对大球盖菇感官品质、复水性能、风味功能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下大球盖菇的感官总评分为20.81分,复水比为7.09,持水力为5.18 g/g,有机酸含量为258.65 mg/g,粗多糖含量为49.62 mg/g,总黄酮含量为8.63 mg/g,上述指标在3种干燥方式下均为最高,且显示出更高的抗氧化活性;热风干燥处理下大球盖菇的游离氨基酸和总多酚含量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其他指标均表现为热泵干燥处理优于热风干燥处理。综上,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是获得大球盖菇干制品最好的加工方式,热泵干燥处理次之,热风干燥处理的效果最差。综合考虑干燥成本和效率等因素,在生产实践中宜采用热泵干燥方式。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基于成分轮廓数据的大球盖菇干制风味品质综合分析评价. 陈万超,李文,吴迪,张忠,陈辉,李正鹏,王晨光,杨焱. 2023

[2]不同预处理和干燥方式下养心菜粉色泽、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性水平的比较. 杨丽阳,卢琪,杨德,王轶,王琼,郭鹏,薛淑静. 2024

[3]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渣营养和功能成分的影响. 赖谱富,李怡彬,吴俐,翁敏劼,汤葆莎,陈君琛. 2018

[4]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赵珊,仲伶俐,秦琳,黄世群,李曦,郑幸果,雷欣宇,雷绍荣,郭灵安,冯俊彦. 2021

[5]不同加工方式对大球盖菇水提液挥发性风味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卢琪,薛淑静,杨德,王少华,李露. 2021

[6]不同干燥方式对牛蒡片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钟元,朱翠平,李大婧,刘春泉,江宁,王晓燕,聂梅梅. 2018

[7]桑黄不同极性溶剂分步提取物功能成分与生物活性及相关性分析. 黄莉莉,巫永华,徐朝渝,陈安徽,刘恩岐. 2023

[8]HXHT1小型粮食干燥机的简介与试验. 夏朝勇,李杰,邸坤,刑俊杰,周云,孔秀华,潘久君. 2012

[9]鸡腿菇热风干燥漂烫预处理试验. 李国鹏,谢焕雄,王嘉麟,颜建春,魏海,陈智锴. 2019

[10]不同组合渗透与冷冻前处理对蓝莓干燥品质的影响. 吴炜俊,程丽娜,肖更生,徐玉娟,余元善,刘伟俊,郑晓涛,邹颖,邹波,李俊. 2021

[11]干燥方式及碱液处理对鲜枸杞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宋慧慧,陈芹芹,毕金峰,周林燕,易建勇. 2018

[12]微波预干燥时间对芦笋老茎粉体干燥品质的影响. 张明,马超,和法涛,范祺,于发家,贾洪玉. 2023

[13]温度对明星杏干燥动力学及品质影响规律研究. 过利敏,肖波,孟伊娜,张健,张平,霍锦双. 2018

[14]大球盖菇菇盖和菇柄营养成分分析. 王丽,倪淑君,李淑荣,汪慧华,姜晓仙,刘小飞,潘妍. 2016

[15]大球盖菇种植特点及其在广西省的推广前景展望. 杨柳恋,韦贵剑,黎敦涌,覃正生,黄永东,侯青光. 2013

[16]大球盖菇栽培种的制作试验. 陈有芳,陈金良,陈有兴. 2012

[17]连云港市大球盖菇引种栽培技术. 杨和川,苏文英,谭一罗,秦裕营,马腾,浦汉春,周振玲. 2018

[18]大球盖菇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钱磊,张业尼,陈雪,刘金福,张志军,刘建华. 2018

[19]赣北地区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初探. 沈少华,谢国强,陈艳芳,彭春凤,代鸣,车品高,周庆幈,魏云辉. 2019

[20]贵州大球盖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李裕荣,陈之林,文林宏,孙长青,黎瑞君,林茂,陈小均,张昌容,孟繁博,黄道梅,张朝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