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产量稳定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娟
作者: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王煌平;张辉;张永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赤红壤;长期定位试验;花生;甘薯;产量可持续性指数;趋势产量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1 年 27 卷 002 期
页码: 179-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体系中两种作物产量的稳定性,以优化作物养分管理.[方法]化肥定位试验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定位试验在闽东南典型赤红壤旱地分别连续进行了15和13年,种植制度均为花生-甘薯轮作.化肥定位试验处理包括农民习惯施肥、推荐施肥以及在推荐施肥基础上不施氮、磷、钾的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化肥有机肥定位试验处理包括农民习惯施肥、推荐施肥以及以商品有机肥、猪粪和稻草替代1/3推荐施氮量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根据历年花生和甘薯产量,计算了产量的可持续性指数和变异系数,构建一元灰色线性模型,计算了不同施肥模式的长期趋势产量.[结果]长期化肥定位试验中,推荐施肥处理的花生和甘薯产量均值显著高于其它5个处理;在长期有机无机肥配合试验中,3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产量均高于推荐施肥处理.花生和甘薯化肥推荐施肥的产量可持续指数(SYI)分别为0.729±0.019和0.501 ± 0.028,化肥配施猪粪花生的SYI为0.689±0.013,显著高于推荐施肥和化肥配施稻草处理,与配施商品有机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化肥配施稻草甘薯的SYI为0.514 ±0.029,显著高于推荐施肥处理和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处理,与化肥配施猪粪处理的差异不显著.一元灰色线性模型显示,推荐施肥处理的花生和甘薯趋势产量均值分别为3780和19408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化肥处理.化肥配施猪粪的花生趋势产量均值为3492 kg/hm2,在95%置信区间,显著高于推荐施肥和其余两个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化肥配施稻草处理甘薯的趋势产量均值为17567 kg/hm2,显著高于推荐施肥处理和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处理,与化肥配施猪粪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产量可持续性指数较变异系数可更加有效地区分不同处理之间的产量波动差异,与产量的绝对高低没有关系.[结论]化肥推荐施肥有利于提高赤红壤旱地轮作体系中花生和甘薯的产量;猪粪或商品有机肥替代1/3的化肥氮均可提高花生产量的稳定性和增产潜力,而稻草或猪粪替代1/3的化肥氮对甘薯产量及其稳定性最为有利.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用尿素降低赤红壤旱地耕层pH的特征与预测. 李娟,张立成,章明清,张辉,张永春. 2022
[2]长期施用磷肥对甘薯主要品质性状与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唐忠厚,李洪民,张爱君,史新敏,孙健,朱红,徐飞. 2011
[3]长期定位施肥对甘薯品质、RVA特性和乙醇发酵特性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岳瑞雪,孙健,钮福祥,徐飞,张爱君. 2013
[4]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孙芳,林而达,武艳娟. 2008
[5]广东旱地作物品种改良技术研究初报. 张小兰,郑锦荣,刘建华. 2011
[6]甘薯、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抗旱研究对策. 刘晓津,李一聪. 2004
[7]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我国玉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张文菊. 2009
[8]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不同轮作制度水稻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李忠芳,娄翼来,李慧,张旭博,唐政. 2015
[9]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施提高陇东旱塬黑垆土上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王婷,丁宁平,李利利,周海燕,尚来贵. 2019
[10]紫云英翻压条件下氮肥运筹对双季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王慧,唐杉,武际,胡润,韩上,刘英,朱勤,李敏,王允青,石祖梁. 2018
[11]褐潮土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产功能演化研究. 李秀英,李燕婷,赵秉强,李小平,王丽霞,张振山. 2006
[12]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水稻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吴焕焕,徐明岗,吕家珑. 2014
[13]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氮、磷、钾养分 循环与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 2019
[14]长期施肥下我国水稻土基础地力变化趋势. 李忠芳,张水清,李慧,孙楠,逄焕成,娄翼来,徐明岗. 2015
[15]长期施肥和不同生态条件下我国作物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张淑香,张文菊. 2010
[16]水稻产量对长期不同施肥和环境的响应. 黄晶,张杨珠,刘淑军,高菊生. 2015
[17]基于DEM的广东省赤红壤全氮含量与地形特征相关分析. 刘序,胡月明,李华兴,徐剑波,席荣宾,缑武龙. 2010
[18]壮伟远盲蚓(Amynthas robustus)和南美岸蚓(Pontoscolex corethrurus)的人工生长繁殖及其对赤红壤碳氮磷素的影响. 王皓宇,张池,吴家龙,周波,戴军. 2020
[19]从作物轮作角度评价华南典型赤红壤农区耕地质量空间差异. 刘园,蔡泽江,余强毅,吴文斌,周清波. 2021
[20]钾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宋正国,徐明岗,丁永祯,孙楠,刘平,唐世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的关联分析
作者:周小凤;曹阳;何良荣;董承光;王新;李娟;林忠旭;余渝
关键词: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关联分析
-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抗除草剂作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朝云;黄宇婷;杨靖茹;王智睿;刘小双;李娟;魏鹏程
关键词:CRISPR/Cas;精准编辑;除草剂;水稻;抗性基因
-
不同动物油脂酶解法制备及其品质对比分析
作者:孙龙珠;郭玉杰;李娟;张春晖;曹克涛
关键词:动物油脂;酶解法;理化特性;脂肪酸组成;营养组分
-
玉米南方锈病抗性相关遗传区段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作者:聂蕾;何玥;郭爽;王栋;涂亮;刘鹏飞;李娟;王安贵;蒋喻林;祝云芳;陈泽辉;吴迅;郭向阳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
作者:董岳;胡奕婷;张辉;徐聪;聂亚锋;马艳;汪吉东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土壤盐分;硝化作用;硝态氮淋失;氮素迁移转化
-
甜菜单胚种种子发育过程生理特性动态变化
作者:张必周;孙梦媛;付增娟;赵尚敏;鄂圆圆;张辉;张自强;王良;张惠忠;李晓东;韩平安;郑文哲
关键词:甜菜;单胚种;种子发育;动态变化;生理特性
-
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研究进展
作者:杨昱瑶;宋勇乐;彭导俊;戚南山;廖申权;李娟;吕敏娜;林栩慧;蔡海明;胡俊菁;尹理君;陈祥杰;朱易斌;申邦;孙铭飞
关键词: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