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手密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火生

作者: 苏火生;刘新龙;毛钧;应雄美;陆鑫;马丽;范源洪;蔡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割手密;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甘蔗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11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253-2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中596份割手密为研究对象,根据21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从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组内取样方法3个层次探讨构建割手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策略,共形成50种取样策略;同时设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确定最佳的总体取样量。分组原则以采集地、海拔、茎径、纬度、生态区域、总体聚类进行分组及不分组的大随机;组内取样比例按组内个体数量的简单比例、平方根比例、对数比例和多样性比例确定;组内取样方法采用聚类和随机2种方法;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为5%、10%、15%、20%、25%、30%、35%、40%、45%和50%,应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表型方差等5个参数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来检验各取样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聚类取样优于随机取样;采集地分组和茎径分组都优于其他分组,组内取样比例以多样性比例最好;根据取样策略及总体取样量的分析结果最终确认,按15%总体取样量、以茎径分组、按多样性比例在组内聚类取样为构建割手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组合。在此初级核心种质的基础上,加入取样极易丢失表型性状的材料共计92份,组成最终初级核心种质,占总资源的15.44%。建立的初级核心种质库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表型频率方差、表型方差均明显优于总资源库,表型保留比例达100%,能较好代表总资源库。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甘蔗杂交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刘新龙,蔡青,马丽,吴才文,陆鑫,应雄美,范源洪. 2009

[2]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李自超,张洪亮,曹永生,李道远,王象坤. 2003

[3]基于表型性状的蝴蝶兰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钟淮钦,罗宇婷,钟声远,吴建设,林兵,樊荣辉. 2025

[4]割手密野生资源抗逆性研究进展. 赵小坤,毛钧,字秋艳,徐超华,李旭娟,刘洪博,陆鑫,刘新龙. 2020

[5]5种气候生态型割手密F_1和F_2杂种的耐旱性评价. 田春艳,桃联安,俞华先,董立华,经艳芬,边芯,郎荣斌,周清明,安汝东,孙有芳,杨李和. 2017

[6]基于SSR标记的不同染色体数目割手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绍林,王先宏,李苏洁,杨清辉. 2018

[7]斑割复合体及其杂交后代的生物量及根系性状. 周珊,杨翠芳,黄玉新,周会,罗霆,段维兴,邓宇驰,李杨瑞. 2016

[8]甘蔗、斑茅及割手密Ⅲ型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及比较分析. 胡小文,姚艳丽,邢淑莲,徐磊,刘洋. 2015

[9]水分胁迫对甘蔗、割手密和斑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艳丽,邢淑莲,徐磊,胡小文,刘洋. 2013

[10]甘蔗野生种割手密和大茎野生种的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胡鑫,罗正英,赵培方,陆鑫,赵丽萍,刘洪博,吴转娣,赵勇,张静,任生林,吴才文,刘家勇. 2022

[11]我国甘蔗属割手密种质资源收集与研究概况. 邓智年,魏源文,徐林,曹辉庆,罗海斌,黄诚梅,蒋胜理. 2017

[12]海南甘蔗野生种资源的收集与遗传多样性初析. 刘洋,刘新龙,苏火生,刘洪博,姚艳丽,苏俊波. 2013

[13]割手密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张静,赵丽萍,胡鑫,姚丽,昝逢刚,覃伟,刘家勇. 2022

[14]割手密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任生林,胡鑫,姚丽,赵丽萍,覃伟,昝逢刚,刘家勇. 2023

[15]割手密糖分性状利用进展与探讨. 赵丽萍,覃伟,张静,任生林,昝逢刚,姚丽,吴才文,陈学宽,刘家勇. 2022

[16]广西割手密核心种质构建与关联分析. 张保青,黄玉新,周珊,段维兴,杨翠芳,张革民,陆衫羽,高轶静. 2024

[17]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初级核心种质资源的构建及评价. 章秋平,刘威生,刘宁,张玉萍,郁香荷,孙猛,徐铭. 2009

[18]基于优化LDSS法的中国李(Prunus salicina)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章秋平,刘威生,郁香荷,刘宁,张玉萍,孙猛,徐铭. 2011

[19]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蔡志翔,许建兰. 2013

[20]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张武君,陈菁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