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子叶的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博

作者: 徐博;任伟;王英哲;孙启忠;郭玮;娄玉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愈伤诱导;分化;再生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5 年 54 卷 20 期

页码: 5159-5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东北地区农艺性状优良的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子叶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不同配比对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胚型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 mg/L 2,4-D+0.5mg/L KT;最佳分化培养基为UM+1.2 mg/L KT;不同基因型在愈伤诱导率上差异显著,其中公农5号表现最佳。紫花苜蓿的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为下一步紫花苜蓿的遗传转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高粱幼嫩叶段愈伤诱导与植株再生. 郝艳芳,王良群,刘勇,张微,杨伟,白鸿雁,武擘. 2018

[2]根蘖型苜蓿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英哲,任伟,徐博,刘艳芝,徐安凯. 2017

[3]不同大麦品种成熟胚愈伤诱导与分化研究. 李和平,王韬,黄涛,张月芝,李梅芳,廖玉才. 2007

[4]鸭茅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 许蕾,韩佳婷,冯光燕,刘亚男,黄琳凯,张新全. 2020

[5]‘凤丹’牡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蓉,慈惠婷,任秀霞,高洁,王顺利,张秀新. 2022

[6]紫花苜蓿体细胞胚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强龙,王锁民,张金林,陈托兄,楼洁琼,陆妮. 2006

[7]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王利英,乔军,石瑶,李素文,苗博瑛. 2015

[8]外源激素对台闽苣苔叶片分化及再生的影响. 付双彬,池梦薇,杨燕萍,姚丽娟,周庄. 2019

[9]miRNAs对骨骼肌调控的研究进展. 凌笑笑,唐朋,梁春年,吴晓云,褚敏,阎萍. 2018

[10]Wnt信号转导途径在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王佟,杨国武,马超凡,郑青波,马晓明,郭宪,梁春年,阎萍,潘和平. 2024

[11]紫花苜蓿MsERF003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中的功能分析. 坚伟宁,左朋,张国珍,范杰英,邢少辰,郑梅竹,韦正乙. 2020

[12]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尚晨,张月学,李佶恺,张海玲,陈晶,张强,康欣桐. 2013

[13]紫花苜蓿根响应盐胁迫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熊军波,杨青川,蔡化,田宏,张鹤山,刘洋. 2015

[14]大麦单株小孢子植株再生及胁迫培养研究. 郭桂梅,何婷,刘成洪,高润红,陈志伟. 2015

[15]宁夏枸杞新优品系花药愈伤诱导的影响因素. 张波,曹有龙,付海辉,罗青. 2012

[16]影响甘啤5号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研究. 张正英,李静雯. 2018

[17]消毒方式对绿豆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 王珅,范保杰,王彦,曹志敏,苏秋竹,张志肖,刘长友,田静. 2021

[18]糜子愈伤诱导及再分化最适条件研究. 王春芳,刘晶晶,李伟,栾素荣,史慎奎,刘国庆. 2020

[19]大麦旗叶距对小孢子发育时期、愈伤组织诱导以及绿苗再生的影响. 高润红,郭桂梅,何婷,杜志钊,任金宝,刘成洪,陆瑞菊. 2021

[20]剪股颖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胡鸢雷,宋福平,郭晓燕,徐尔尼.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