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在云南兴边富民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强
作者: 胡强;刘振环;陈颖晏;罗红;马松;周智敏;李志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兴边富民;农业科技;产业;生物能源;服务体系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6 年 19 卷 0z1 期
页码: 424-42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势在必行.结合全国兴边富民工程发展状况,分析了农业科技在云南兴边富民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类号: F3
- 相关文献
[1]中国热带能源作物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张慧坚. 2009
[2]加强生物能源产业研究的若干建议. 徐宁生,刘旭云. 2006
[3]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王剑. 2018
[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相关启示-以美国、日本为例. 邹璠,徐雪高. 2021
[5]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陈俊红,李红,周中仁. 2013
[6]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俊红,李红. 2012
[7]基于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研究. 林群,赵程,古秋霞,陈燕苹,熊瑞权. 2016
[8]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 陈俊红,李红. 2013
[9]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马永鑫,贺明,郝文媛,李海燕,闫吉,刘卓. 2020
[10]积极推进云南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 程振煌. 2009
[11]上海地区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初探. 王晓华,朱建军,李秀芬,殷丽青. 2006
[12]广西利用甘蔗木薯发展生物能源初探. 邱泗杰. 2008
[13]广西发展甜高粱初探. 莫识美,梁文育. 2007
[14]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马春红,李运朝,刘旭,及增发,李晓煜,何晓棣,崔四平,王立安,贾银锁. 2011
[15]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能源利用的研究进展. 王晓娟,张树振,林双双,邓志刚,金樑. 2013
[16]不同紫花苜蓿栽培品种生物能源性状评价. 张树振,金樑,黄利春,王文斌,王晓娟. 2012
[17]发展生物能源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海南省为例. 孙永超,陈歆. 2013
[18]山东省木本油料树种资源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探讨. 王磊,李文清,刘丹,于梅,赵之峰,解孝满,韩晨静,吴丹,包志刚,赵永军. 2020
[19]能源植物新看点----草类能源植物. 李平,孙小龙,韩建国,刘天明. 2010
[20]生物能源甘蔗开发利用探讨. 赵丽萍,张跃彬,吴彦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森林转化为茶园及其管理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和调控机制初探
作者:黄福印;张少博;胡强;罗莹;董雅洁;张洁;李鑫;付建玉;王华森;颜鹏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库;氮库;茶园;肥料管理;真菌微生物群落
-
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颜鹏;胡强;冷杨;董雅洁;黄福印;罗莹;张洁;李征珍;张少博;付建玉;李鑫
关键词:“双碳”战略;茶叶;碳足迹;碳排放;碳清除
-
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作者: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关键词: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防控;产量损失
-
不同间作措施对高原苹果行间土壤和果品质量的影响
作者:杨旭昆;刘振环;米艳华;杨彦雄;陈璐;王文治;张鹏;王建雄;苏雯
关键词:苹果;间作模式;C/N;土壤质量;果品质量
-
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的研发及对水稻激素的影响
作者:韦庆慧;宋伟丰;师正浩;李志勇;潘亚清
关键词:白屈菜红碱;可湿性粉剂配方;稻曲病;植物激素
-
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真菌和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菌群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作者:强晓晶;刘磊;黄帆;李志勇
关键词:紫花苜蓿;内生真菌;真菌多样性;优势菌属
-
抗倒伏高产玉米新品种'金岭青贮17'的选育
作者:刘倩;李志勇;金维波;杨晓东;何为平;赵淑芬;武自念
关键词:全株玉米青贮;杂交育种;抗倒伏;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