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量与穴距配置对机插水稻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宇

作者: 王宇;隋鑫;李旭;吕小红;任海;付立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播量;穴距;机插水稻;群体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61-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完善盘锦稻区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探讨机插秧高产适宜播量与穴距,以盐丰47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不同播量与穴距配置,测定其对机插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为100 g/盘、穴距为18 cm,播量为120 g/盘、穴距为21 cm,播量为80 g/盘、穴距为14 cm这3个处理,本田群体生长量适宜,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产量较大,实际产量较高;其中,播量为100 g/盘、穴距为18 cm的处理5产量最高,为11.41 t/hm2,比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6、处理7、处理8、处理9分别高4.51%、6.75%、18.24%、5.89%、12.81%、9.23%、3.44%、5.38%。

分类号: S511.04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夏,胡新,孙忠富,杜克明,宋广树,任德超. 2011

[2]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易媛,马红勃,王静,张会云,赵娜,朱雪成,张娜,刘东涛. 2022

[3]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尧麦16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史晓芳,仇松英,史忠良,谢福来,高炜,宋立红. 2017

[4]播期和播量对滴灌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萍,魏建军,张东升,王宝驹,刘军,刘建国. 2013

[5]穴距与单穴株数对夏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杨延兵,秦岭,高凤菊,王乐政,管延安,王海莲,张华文,刘宾. 2012

[6]种植密度对渭北旱作区小麦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贾丽娜,张俊丽,卢超,高红兵,刘滔,王昀,薛菁. 2019

[7]播期对冬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8]早熟型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对氮磷肥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石书兵,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 2016

[9]机插水稻密度与产量关系探索. 严克华,彭亚明,蔡晓祥. 2009

[10]超级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效果及产量形成. 陈惠哲,徐一成,张玉屏,向镜,张义凯,朱德峰. 2019

[11]淮北机插水稻播期与氮肥应用研究. 陆江林,徐宗进,张文毅,汪洪洋. 2014

[12]氮肥基追比对机插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立庚,覃丽玲,梁天锋,罗必敬. 2016

[13]减氮增硅与移栽密度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付雪蛟,吕小红,杜萌,黄河,史鸿儒,付立东,隋鑫. 2021

[14]施氮量对高海拔机插粳稻产量及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 龙瑞平,张朝钟,戈芹英,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杨从党. 2018

[15]不同秧龄与多效唑喷施对机插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龙瑞平,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邓安凤,侯跃,朱丽芬,李香连,赵丽娟,杨从党. 2017

[16]缓释复混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瑜,赵庆雷,信彩云,陈博聪,刘奇华,王佳,李曰鹏,马加清. 2017

[17]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移栽叶龄及穴基本苗适宜值研究. 段秀建,张巫军,姚雄,李经勇,唐永群,文明,肖人鹏. 2021

[18]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毓侠,田伟,刘艳侠. 2014

[19]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孙春梅,陈川,邵文奇,庄春,钟平,张军. 2010

[20]播量对不同类型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安霞,张海军,孙爱清,张宾,蒋方山,吕连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