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桂芬

作者: 张桂芬;程红梅;鲁传涛;王克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中生菌素;生物防治;浸种;防治技术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1998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295-2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中国农科院最新研制的农用抗生素中生菌素研究了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室内浸种试验表明,用中生菌素100mg/kg、在水温58℃下浸稻种48h,可全部杀死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白叶枯病菌,切断了种子带菌传病的途径。田间试验表明,用中生菌素50mg/kg、水温55~60℃的药液浸种48h,再于秧苗3~4叶期和移栽前5~7d用中生菌素15mg/kg施药保护,田间白叶枯病可迟发生20d以上,其发病程度亦显著降低,对于轻病田或轻发生年份大田可免于防治;重病田或重发生年份于发病初期再用中生菌素15mg/kg防治1次,即可控制病情的发展。作者认为用中生菌素浸种及秧田期施药保护不仅改变了以往田间发病初期用药防治的策略,而且大大降低了防治费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机制. 蒋细良,朱昌雄,姬军红,孙东园,魏刚,田云龙. 2003

[2]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机制的初步研究. 蒋细良,孙东园,朱昌雄,李少杰,姬军红. 2000

[3]拮抗水稻病原菌假单胞菌AH菌株的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胡逸群,沈文杰,陈晴晴,张爱芳. 2023

[4]荔枝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综合治理体系构建. 陈炳旭,董易之,李文景,全林发,姚琼,徐淑,池艳艳. 2020

[5]蚜虫的防治技术及应用新进展. 马国兰,柏连阳. 2007

[6]桃红颈天牛发生为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韩明利,马爱红,路子云,刘文旭,李建成,冉红凡. 2019

[7]两种生物药剂对苹果病害的室内活性评价. 白鹏华,冯友仁,刘宝生,谷希树,胡瑞瑞,范金龙. 2020

[8]中生菌素对水稻悬浮细胞过氧化物酶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王劲波,王慧敏,朱昌雄,田云龙. 2006

[9]中生菌素和氨基寡糖素对西瓜枯萎病防治试验. 徐作珽,李林,李长松,齐军山. 2003

[10]中生菌素产生菌的紫外诱变育种. 周梅先,田云龙,朱昌雄. 2006

[11]中生菌素对水稻悬浮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蒋细良,朱昌雄,王慧敏,田云龙,王劲波. 2005

[12]新农用抗生素——中生菌素. 朱昌雄,蒋细良,孙东园,姬军红,田云龙,谢德龄,倪楚芳. 2002

[13]中生菌素(农抗751)的生物理化特性和用途. 谢德龄,倪楚芳,朱昌雄. 1991

[14]生姜青枯病防治药剂室内筛选及评价. 朱志刚,胡洪涛,石丽桥,曹春霞,姚经武,黄大野,龙同,邱正明,陈伟,杨自文. 2017

[15]中生菌素对杨树烂皮病的抑菌机制初报. 矫丽曼. 2021

[16]中生菌素(农抗751)防治白菜软腐病的效果试验初报. 谢德龄,倪楚芳,朱昌雄,黄克慧,孔都. 1990

[17]新农用抗生素中生菌素的创制与规模应用. 朱昌雄,蒋细良,赵立平,姬军红,田云龙,温锦奋. 2003

[18]中生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方法及效果比较. 李永慧. 1991

[19]中生菌素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效果评价. 朱昌雄,蒋细良,姬军红,田云龙,赵立平,孙东园. 2003

[20]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硅藻土对中生菌素发酵液的配合絮凝效果. 李少杰,孙东园,符灵智,朱昌雄,蒋细良,周梅先.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