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三系不育系'福农A'的选育及其综合农艺性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涂诗航

作者: 涂诗航;连玲;洪永河;周鹏;郑菲艳;郑家团;张建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型三系不育系;’福农A’;稻瘟病抗性;综合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24 年 32 卷 003 期

页码: 701-7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杂交水稻(Oryza sativa)不育系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培育优异的不育系对杂交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抗稻瘟病且优质的水稻品种'华航丝苗'作为供体亲本,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但米质和稻瘟病抗性不佳的籼稻三系保持系'福稻B'进行杂交,在F3代中,选择优异单株做父本,用不育系'谷丰A'做母本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不断在三亚和沙县基地进行穿梭育种选择.经过多个世代的淘汰和选择,最终选育出了育性稳定的三系不育系'福农A',其对应的保持系定名为'福农B'.综合农艺性状分析发现,'福农A'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剑叶挺直,其午前开花率达85%,茎秆的直径和厚度明显大于亲本.田间测试及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其不育株率为100%,花粉不育度为99.99%,柱头外露率为57.12%.'福农A'的茎秆倒三节直径明显较大,茎秆壁也明显较厚,且茎秆中半纤维素和硅含量较高.高密度芯片分析表明,'福农A'含有半矮秆基因Sd-1(semi dwarfing gene 1)和Sdt97(semi dwarfing mutant gene 97)、直穗基因qNGR9及粒重基因OsSPL16(squamosa promoter-binding-like gene 16).同时,'福农A'成功聚合了3个稻瘟病菌抗性基因Pi5(Pyricularia oryzae resistance-5)、Pid2和Pid3,室内鉴定其抗病株率达81.82%.此外,利用'福农A'所育成的7个水稻品种均表现出产量高、米质好、中抗稻瘟病等特征.由此可见,'福农A'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能为配组和选育抗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的杂交稻提供种质资源.

分类号: S334.5

  • 相关文献

[1]籼型三系不育系29A及其新组合29优559的选育. 姚立生,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 2003

[2]加强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 寻求杂交籼稻育种新突破. 姚立生. 2003

[3]籼型二系不育系丰源A的选育. 黎家荣. 1999

[4]籼型三系优质不育系赣6A的选育. 杨正威,邱在辉,张春,吴斯骏,杨平,张秋梅,杨启生. 2010

[5]籼稻三系不育系德66A的特征特性分析. 罗俊涛,况浩池,何兴材,杨扬,付均,郑军,曾正明. 2017

[6]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永兴A的选育及应用. 程朝平,叶新福,叶宁,郑向华. 2023

[7]抗虫棉花新品系25. 李庆珍,魏西翠,庞居勤. 2001

[8]轮选518的选育体会. 杨丽,刘秉华,刘宏伟,王山荭,周阳,孟凡华,杨建平,朱光,崔淑兰,张清海,位运粮. 2008

[9]新育成水稻三系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分析. 林纲,赵德明,贺兵,江青山,张杰,王丽. 2016

[10]体质抗病高产棉-GS豫668. 谢德意. 2006

[11]椪柑新品种'和平椪柑'. 曾继吾,刘忠平,母洪娜,易干军,艾伏兵,林太宏,袁显,黄春源,黄永红,周碧容,夏瑞. 2008

[12]高产大穗型小麦新品种-中育9398. 闫素红,李伟,朱志华,刘旭,杨兆生. 2015

[13]水稻抗病优质品种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李晓方,何昆明,林红,朱小源,梁宁,吴东辉,甄海. 1998

[14]水稻类受体激酶OsBRR1对稻瘟病抗性分析. 李亚栋,何近刚. 2011

[1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杂交籼稻新品种扬两优316. 李育红,吴云雨,戴正元,肖宁,刘广青,张小祥,潘存红,周长海,王闯,孙业霞,朱兆兵,刘晓斌,李爱宏. 2018

[16]利用广谱抗病基因Pigm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 吕学莲,白海波,惠建,蔡正云,张龙飞,李树华. 2017

[17]云南省水稻地方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瘟基因型分析. 张文龙,尚刚林,杨勤忠,李勇成,杨楠,陈俊丞,何平,陈恺茜,王云月,韩光煜. 2021

[18]三基因聚合改良恢复系福恢673的稻瘟病抗性. 陈志伟,官华忠,王晓方,董瑞霞,卓成海,毛大梅,潘润森,周元昌,吴为人. 2019

[19]外引粳稻品种在云南高原的综合评价. 陈于敏,刘吉新,李荣波,张其钢,郑晔,世荣,刘慰华,邹茜,吴志刚,赵国珍. 2020

[20]通过生育期基因型选择避免稻瘟病抗性与结实率的遗传累赘. 刘文强,樊叶杨,陈洁,施勇烽,吴建利.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