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腐熟剂在东北农作物秸秆还田上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丽霞

作者: 张丽霞;王俊文;王立春;王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物料腐熟剂;生物量;秸秆还田;土壤养分;产量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2096-5877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有机物料腐熟剂是根据植物微生态原理,选用能够快速腐解秸秆的有益芽胞杆菌、木霉菌和酵母菌等,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加工制备而成的。将有机物料腐熟剂用于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9.28%、5.95%、7.35%和1.77%;玉米产量增加7.72%,籽粒粗蛋白、粗淀粉和粗脂肪等分别提高9.21%、1.12%和3.73%。将有机物料腐熟剂用于水稻秸秆还田,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45%、5.47%、7.28%和13.94%;种植水稻产量增加20.15%。综上,有机物料腐熟剂能够显著提高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效果。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效应的影响. 农传江,王宇蕴,徐智,和金鸿,刘雨萌,洪杨,汤利,张发宝. 2016

[2]稻秸还田方式对酸性和碱性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油菜生长的影响. 梅沛沛,余常兵,吴言凤,李银水,胡喜巧,黄玲. 2020

[3]玉米秸秆还田中有机物料腐熟剂用量筛选试验. 迟畅,马巍,沙洪林,李淑华. 2021

[4]秸秆还田结合秋覆膜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的影响.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郝卫平,冯晨,司鹏飞. 2016

[5]秸秆还田结合秋覆膜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的影响*1. 张哲,孙占祥,张燕卿,郑家明,郝卫平,冯晨,司鹏飞. 2016

[6]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思华,高宇,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 2019

[7]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杜二小,高宇,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8]化肥减施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棉花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卢合全,唐薇,张冬梅,罗振,孔祥强,李振怀,徐士振,代建龙,李维江,辛承松. 2022

[9]秸秆还田对黄壤农田氮、磷养分平衡的影响. 聂云,张雅蓉,李渝,刘彦伶,黄兴成,蒋太明. 2022

[10]短期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与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杨四军. 2017

[11]留茬高度与秸秆粉碎程度对稻-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越,夏贤格,陈云峰,郭熙法,余小平,刘东海,张智. 2023

[12]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2003

[13]秸秆还田结合减量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赵子婧,孙建平,戴相林,刘雅辉. 2022

[14]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稻油轮作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影响. 袁嫚嫚,邬刚,胡润,孙义祥. 2017

[15]秸秆还田和覆膜对旱作雨养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牛婷婷,马明生,张军高. 2024

[16]三江源区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李亚娟,曹广民,龙瑞军,姚拓. 2016

[17]模拟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梁艳,干珠扎布,曹旭娟,张伟娜,张勇,栗文瀚,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旦久罗布,何世丞. 2016

[18]不同来源生物炭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土壤养分、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胡宇迪,汪玉瑛,刘玉学,吕豪豪,何莉莉,秦晶晶,陈军豪,甘毅,杨生茂. 2024

[19]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对细根的影响. 林希昊,王真辉,陈秋波,罗萍,陈雄庭. 2009

[20]模拟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梁艳,干珠扎布,曹旭娟,张伟娜,张勇,栗文瀚,高清竹,万运帆,李玉娥,旦久罗布,何世丞.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