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模式对二者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忠
作者: 李忠;黄志鹏;吴海宁;唐荣华;唐秀梅;贺梁琼;韩柱强;蒋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花生;间作;复合栽培模式;光合物质生产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48-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探究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的高效生产机制,并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IS+IP处理)、单作甘蔗(MS处理)和单作花生(MP处理)3种栽培模式,分别于花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及甘蔗收获期对土壤温度和湿度、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该模式的生产效益,揭示其高效生产机制.IS+IP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在花生三个生育期分别比单作甘蔗和单作花生提高5.1%~93.8%和17.0%~94.7%,其中间作花生边行(IP-1)土壤保水效果优于中行(IP-2).在IS+IP模式中,花生和甘蔗的土壤温度均分别低于单作花生和单作甘蔗,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花生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降低,以花生成熟期IP-1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降幅最大,与MP处理相比分别降低16.0%和16.4%.甘蔗的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提高,在花生三个生育期增幅分别达到4.2%~18.5%和6.4%~20.0%.IS+IP处理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值达到1.62,其中,IS+IP处理甘蔗收获期的单茎质量和产量均高于MS处理,分别较MS处理显著提高21.2%和18.3%(P<0.05);而花生株高较MP处理增加,在成熟期IP-1和IP-2处理的株高分别较MP-1和MP-2显著提高20.5%和25.5%(P<0.05),IP处理的花生根干质量在开花下针期和成熟期较MP处理显著降低23.4%~27.0%(P<0.05),IP处理的单株产量在成熟期较MP处理降低6.7%.在IS+IP模式下,花生产量达到1 643 kg/hm2,甘蔗产量达91 731 kg/hm2,较MS处理显著增产18.3%(P<0.05).IS+IP处理的经济效益相比MS处理显著增加175.6%(P<0.05).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使甘蔗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并增加一造花生产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高效种植模式.
分类号: S565.204.7%S344.2
- 相关文献
[1]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间作菠萝高效栽培模式. 赵维峰,杨文秀,魏长宾,孙光明. 2011
[2]甘蔗花生间作体系中红壤地根际pH值与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 2019
[3]甘蔗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效磷、pH值的影响. . 2019
[4]甘蔗宽窄行间作花生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何洪良,韦海球,江清梅,唐荣华,王梓廷,廖韦卫,罗晟昇,彭崇,郭强,闭德金,唐利球. 2021
[5]粉垄耕作下间作花生对甘蔗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何洪良,韦海球,江清梅,罗晟昇,廖韦卫,郭强,张秀芬,黎正英,韦江璐,唐利球. 2024
[6]宽行丛式甘蔗间作花生模式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李忠,吴海宁,黄志鹏,唐荣华,唐秀梅,贺梁琼,钟瑞春,韩柱强,蒋菁. 2024
[7]甘蔗坝地宽窄行深沟栽培效应. 易代勇,周琦,周正邦,刘凡值,李向勇,王代谷. 2009
[8]甘蔗间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崔雄维,张跃彬,刘少春,郭家文. 2009
[9]氮肥减量条件下间作绿豆压青对甘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 谢金兰,林丽,李长宁,罗霆,莫璋红. 2020
[10]新植蔗间作不同绿肥压青还田的试验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苏利荣,谭裕模,何铁光,秦芳,李琴,曾成城,李忠义,唐红琴,韦彩会,董文斌. 2021
[11]甘蔗间种马铃薯对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影响. 刀静梅,刘少春,樊仙,张跃彬,郭家文,李如丹,高欣欣. 2013
[12]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间作猫豆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毛莲英,李海碧,桂意云,张荣华,杨荣仲,周会,韦金菊,刘昔辉. 2021
[13]间作西瓜对甘蔗产量效益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态的影响. 肖健,韦星璇,杨尚东,卢文,谭宏伟. 2023
[14]绿鳞象甲在甘蔗大豆间作田种群分布及取食性研究. 杨乃博,伍苏然,熊国如,肖春,沈林波,张树珍,杨本鹏. 2014
[15]甘蔗间作早熟春大豆关键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杨守臻,欧宗喜,李有呈,蔡昭艳,孙祖东,雷才光,郑分明,唐向民. 2014
[16]甘蔗间作猫豆对水土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彭嘉宇,区惠平,周柳强,黄金生,谢如林,朱晓晖,曾艳,谭宏伟,刘洁云. 2023
[17]甘蔗‖绿豆间作体系作物根围土壤无机磷变化特征. 何铁光,苏天明,秦芳,李琴. 2018
[18]早熟大豆品种与甘蔗间作的适应性研究. 孙祖东,杨守臻. 2001
[19]甘蔗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对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肖健,陈思宇,孙妍,杨尚东,谭宏伟. 2021
[20]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施氮水平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苏利荣,何铁光,苏天明,李琴,秦芳,李杨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琪;张乐;季雅岚;周永进;许有尊;李忠;吴红淼;吴文革
关键词:水稻产量;侧深施肥;氮肥利用效率
-
庐江县稻麦轮作周年精耕细作种植技术
作者:吴周;吴晨阳;程驭;周永进;李忠;周兵
关键词:稻麦轮作;周年;精耕细作;种植技术;安徽庐江
-
广西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涉农项目情况分析
作者:韦哲;孙明艳;张利伟;周锦业;李宇翔;黄志鹏;宋倩
关键词:国家科技计划;广西;农业科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甘蔗+花生复合种植花生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作者:唐秀梅;廖露露;吴海宁;熊军;黄友访;黄志鹏;郑希;李忠;贺梁琼;唐荣华
关键词:花生;甘蔗;复合种植;品种筛选;栽培模式;经济效益
-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发展及技术要点
作者:吴华宇;吴红淼;李忠;吴文革
关键词: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资源高效;产量
-
天然富硒花生品种的筛选
作者:黄志鹏;唐秀梅;吴海宁;张宗急;钟丽;毛玲莉;许显发;明日;贺梁琼;钟瑞春;韩柱强;唐荣华;蒋菁
关键词:花生;土壤硒含量;天然富硒;籽仁硒含量;硒富集系数
-
甘蔗/花生间作对根系生理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邱江梅;吴海宁;黄志鹏;贺梁琼;李忠;钟瑞春;韩柱强;蒋菁;黎冰;唐秀梅;唐荣华
关键词:间作系统;根系分泌物;根系浸提物;土壤养分;土壤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