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模式对二者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忠
作者: 李忠;黄志鹏;吴海宁;唐荣华;唐秀梅;贺梁琼;韩柱强;蒋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花生;间作;复合栽培模式;光合物质生产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48-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探究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的高效生产机制,并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IS+IP处理)、单作甘蔗(MS处理)和单作花生(MP处理)3种栽培模式,分别于花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及甘蔗收获期对土壤温度和湿度、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该模式的生产效益,揭示其高效生产机制.IS+IP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在花生三个生育期分别比单作甘蔗和单作花生提高5.1%~93.8%和17.0%~94.7%,其中间作花生边行(IP-1)土壤保水效果优于中行(IP-2).在IS+IP模式中,花生和甘蔗的土壤温度均分别低于单作花生和单作甘蔗,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花生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降低,以花生成熟期IP-1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降幅最大,与MP处理相比分别降低16.0%和16.4%.甘蔗的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提高,在花生三个生育期增幅分别达到4.2%~18.5%和6.4%~20.0%.IS+IP处理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值达到1.62,其中,IS+IP处理甘蔗收获期的单茎质量和产量均高于MS处理,分别较MS处理显著提高21.2%和18.3%(P<0.05);而花生株高较MP处理增加,在成熟期IP-1和IP-2处理的株高分别较MP-1和MP-2显著提高20.5%和25.5%(P<0.05),IP处理的花生根干质量在开花下针期和成熟期较MP处理显著降低23.4%~27.0%(P<0.05),IP处理的单株产量在成熟期较MP处理降低6.7%.在IS+IP模式下,花生产量达到1 643 kg/hm2,甘蔗产量达91 731 kg/hm2,较MS处理显著增产18.3%(P<0.05).IS+IP处理的经济效益相比MS处理显著增加175.6%(P<0.05).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使甘蔗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并增加一造花生产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高效种植模式.
分类号: S565.204.7%S344.2
- 相关文献
[1]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间作菠萝高效栽培模式. 赵维峰,杨文秀,魏长宾,孙光明. 2011
[2]甘蔗花生间作体系中红壤地根际pH值与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 2019
[3]甘蔗花生间作对红壤有效磷、pH值的影响. . 2019
[4]甘蔗宽窄行间作花生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何洪良,韦海球,江清梅,唐荣华,王梓廷,廖韦卫,罗晟昇,彭崇,郭强,闭德金,唐利球. 2021
[5]甘蔗坝地宽窄行深沟栽培效应. 易代勇,周琦,周正邦,刘凡值,李向勇,王代谷. 2009
[6]甘蔗间作种植方式研究进展. 崔雄维,张跃彬,刘少春,郭家文. 2009
[7]氮肥减量条件下间作绿豆压青对甘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 谢金兰,林丽,李长宁,罗霆,莫璋红. 2020
[8]新植蔗间作不同绿肥压青还田的试验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苏利荣,谭裕模,何铁光,秦芳,李琴,曾成城,李忠义,唐红琴,韦彩会,董文斌. 2021
[9]甘蔗间种马铃薯对产质量和综合效益的影响. 刀静梅,刘少春,樊仙,张跃彬,郭家文,李如丹,高欣欣. 2013
[10]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间作猫豆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毛莲英,李海碧,桂意云,张荣华,杨荣仲,周会,韦金菊,刘昔辉. 2021
[11]间作西瓜对甘蔗产量效益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态的影响. 肖健,韦星璇,杨尚东,卢文,谭宏伟. 2023
[12]绿鳞象甲在甘蔗大豆间作田种群分布及取食性研究. 杨乃博,伍苏然,熊国如,肖春,沈林波,张树珍,杨本鹏. 2014
[13]甘蔗间作早熟春大豆关键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杨守臻,欧宗喜,李有呈,蔡昭艳,孙祖东,雷才光,郑分明,唐向民. 2014
[14]甘蔗间作猫豆对水土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彭嘉宇,区惠平,周柳强,黄金生,谢如林,朱晓晖,曾艳,谭宏伟,刘洁云. 2023
[15]甘蔗‖绿豆间作体系作物根围土壤无机磷变化特征. 何铁光,苏天明,秦芳,李琴. 2018
[16]早熟大豆品种与甘蔗间作的适应性研究. 孙祖东,杨守臻. 2001
[17]甘蔗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对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肖健,陈思宇,孙妍,杨尚东,谭宏伟. 2021
[18]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施氮水平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苏利荣,何铁光,苏天明,李琴,秦芳,李杨瑞. 2019
[19]辽河流域棉花-花生间作效果初探. 金路路,徐敏,王子胜. 2013
[20]贵州幼龄茶园间作花生技术规程. 张小琴,陈娟,林茂,梁远发,李正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蔗/花生间作对根系生理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邱江梅;吴海宁;黄志鹏;贺梁琼;李忠;钟瑞春;韩柱强;蒋菁;黎冰;唐秀梅;唐荣华
关键词:间作系统;根系分泌物;根系浸提物;土壤养分;土壤酶
-
黄鳝csf1r基因的克隆及时空表达特征分析
作者:仲旭晴;阮瑞;李勇智;岳华梅;叶欢;李忠;李创举
关键词:黄鳝;csf1r;时空表达分析;体色
-
四川省不同流域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露;周剑;柯红雨;黄志鹏;赵仲孟;赵瀚;段元亮;牟成艳;李华东;李强
关键词:日本沼虾;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多样性
-
施氮量对花生结瘤特性的影响
作者:黄志鹏;吴海宁;唐秀梅;钟瑞春;贺梁琼;蒋菁;韩柱强;刘菁;熊发前;唐荣华
关键词:花生;施氮量;根瘤数量;根瘤直径
-
疏勒河土著鱼类营养价值开发研究
作者:赵仲孟;赵瀚;王雄延;柯红雨;张露;黄志鹏;段元亮;李华东;吴鲤校;李强
关键词:疏勒河;土著鱼类;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
甘蔗花生间作下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作者:吴海宁;黄志鹏;唐秀梅;熊发前;蒋菁;钟瑞春;韩柱强;刘菁;贺梁琼;唐荣华
关键词:间作花生;氮磷钾配比;产量效益;养分利用
-
祁连山裸鲤(Gymnocypris chilianensis)雌雄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作者:赵仲孟;黄志鹏;赵瀚;张露;段元亮;牟成艳;周剑;李强
关键词:祁连山裸鲤;性别;形态差异;判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