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叶黄杨光合电子传递动力学室内恢复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传飞

作者: 钟传飞;高荣孚;朱俊英;武晓颖;张运涛;王桂霞;董静;王丽娜;常琳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叶黄杨;光系统Ⅱ;P700;阳生叶;阴生叶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286

年卷期: 2011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1088-10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Daul-PAM100叶绿素荧光-P700氧化还原动力学同步分析系统,研究冬季大叶黄杨(Euonmymus ja-ponicus)室内恢复过程,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Ⅰ)电子传递动力学的转变机制。结果表明:冬季逆境条件下,遭受低温和强光双重胁迫的阳生叶PSⅡ光量子效率低于仅遭受低温胁迫的阴生叶,但阳生叶PSI量子效率Y(Ⅰ)高于阴生叶。室内恢复过程,阳生叶与阴生叶的OJIP荧光动力学和P700氧化还原动力学活性逐渐恢复,PSⅡ与PSⅠ恢复过程均分快速阶段和慢速阶段,但两个光系统并不同步,PSⅡ快速恢复阶段为0~43 h,PSⅠ为0~6 h,阳生叶室内恢复43 h,阴生叶室内恢复6 h后,Pm峰值出现时间由20 ms提前至2 ms。由此可见,冬季室内恢复过程中,大叶黄杨阳生叶与阴生叶的两个光系统间的电子传递发生了不同的转变。

分类号: S687

  • 相关文献

[1]北京地区大叶黄杨春初返青过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钟传飞,武晓颖,姚洪军,施征,高荣孚. 2008

[2]兰州地区大规格大叶黄杨球的移植与管护技术. 冯海山. 2019

[3]两种常绿阔叶植物越冬光系统功能转变的特异性. 钟传飞,张运涛,武晓颖,王桂霞,董静,王丽娜,常琳琳,高荣孚. 2012

[4]高梁靶斑病菌侵染对高粱光系统Ⅱ的影响. 张园园,徐秀德,王振东,张立军,王丽娟,徐婧,刘可杰. 2012

[5]水稻耐光抑制种质的简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焦德茂,季本华,童红玉,吴荣生,陈炳松,朱献玳,严建民,仲维功. 1994

[6]干旱复水激发玉米叶片光系统Ⅱ性能的生理补偿机制. 高杰,李青风,薛吉全,张仁和. 2016

[7]铜胁迫对苋菜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林碧英,谢秋梅,林义章,朱海生,李永裕. 2011

[8]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高温逆境应答反应研究. 查倩,奚晓军,和雅妮,蒋爱丽. 2018

[9]水稻镁原卟啉Ⅸ甲基转移酶突变对光系统Ⅱ的影响. 王颖,魏玲霞,洪潇,黄英金,王兆海. 2018

[10]黑暗诱导衰老对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旗叶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 杨程,张德奇,杜思梦,邵运辉,方保停,李向东,岳俊芹,张素瑜. 2018

[11]内源水杨酸参与黄瓜叶片光合系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李亮,董春娟,尚庆茂. 2013

[12]遮荫对刺五加叶片光合特性及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王振兴,范书田,杨义明,艾军,张庆田,何伟. 2015

[13]大豆C_4途径与光系统Ⅱ光化学功能的相互关系. 李卫华,卢庆陶,郝乃斌,戈巧英,张其德,蒋高明,杜维广,匡廷云. 2000

[14]氮素水平对转C_4光合基因水稻花期剑叶PS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魏晓东,李霞,郭士伟,陈平波. 2013

[15]供氮水平对盐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徐晨,刘晓龙,李前,凌凤楼,武志海,张治安. 2018

[16]越冬期间桂花光系统Ⅱ行为特征分析. 时朝,胡艳霞,秦向阳,郑彩霞. 2017

[17]根际饱和溶解氧对水稻分蘖期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胡继杰,胡志华,张均华,曹小闯,金千瑜,章志远,朱练峰. 2024

[18]重度干旱胁迫下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生理特性及光系统Ⅱ蛋白表达的影响. 刘文娟,张富丽. 2018

[19]光氧化对不同超级粳稻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宋雪梅,谢寅峰,魏晓东,张亚东,王才林,施大伟. 2023

[20]黑暗和强光下脱水对小麦离体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杨程,张德奇,杜思梦,张丽佳,靳海洋,李滢,邵运辉,王汉芳,方保停,李向东,刘美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