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种子丸粒化配方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之东

作者: 彭之东;白文斌;赵建武;董良利;曹昌林;范娜;史丽娟;王金转;张建华;李光;范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种子;丸粒化;精播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5 年 5 卷 12 期

页码: 5-8

摘要: 为实现高粱抗旱保全苗和通用精密播种机播种,笔者选取了4种附着剂(粘土、腻子粉、粉煤灰、炉渣)和3种粘着剂(108胶、水、明胶),进行了不同组分的配比研究,筛选出适宜高粱种子丸粒化材料的最佳配比,并且对丸粒化种子的抗压强度、崩解时间、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粘土丸粒种子的出苗率为95%,腻子粉丸粒种子的出苗率为85%,粉煤灰丸粒种子的出苗率为75%,炉渣丸粒种子的出苗率为92%,对照裸种的出苗率为97%;明胶溶液所制丸粒的抗压强度较108胶溶液低,抗压强度顺序为:粘土>腻子粉>炉渣>粉煤灰;崩解度顺序为:粘土>腻子粉>粉煤灰>炉渣;同一粘合剂浓度与不同填充剂制作的丸粒抗压强度与崩解度也不同,抗压强度顺序为:粘土>炉渣>腻子粉>粉煤灰;崩解度顺序为:粘土>腻子粉>粉煤灰>炉渣。因此,粘土与20%的108胶水溶液为高粱种子丸粒化材料的最优配比。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氨化木质素在丸粒化种衣剂中应用研究初报. 运广荣,刘奎彬,马文荷,刘秋娟. 2001

[2]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发展探析. 张会娟,胡志超,王海鸥,田立佳,彭宝良. 2011

[3]矮牵牛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初报. 姚东伟,李明. 2010

[4]我国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现状(综述). 李明,姚东伟,陈利明. 2004

[5]影响高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成慧娟,张篶,隋虹杰,王立新,葛占宇,严福忠. 2014

[6]四种种衣剂在高粱上的应用效果. 李鹤鹏,单大鹏,杨广益,沈海军. 2019

[7]严把种子质量关,加快两系杂交高粱产业化进程. 刘海军,曾贤杰. 2003

[8]两系杂交糯高粱种子贮藏技术研究. 刘海军,曾贤杰,尹颛斌,陈红波. 2000

[9]对提高高粱制种产量与种子纯度的几点建议. 石贵山,栾天浩,姚忠贤,檀辉,李伟. 2007

[10]国家作物种质库长期贮藏的高粱种子生活力监测研究. 陈晓玲,卢新雄,辛萍萍,张志娥,陈辉,王鸿凤. 2006

[11]春播高粱造成出苗不全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石贵山,刘洪欣,包淑英,王江红,王佰众,王鼐. 2009

[12]啤酒大麦精播高产的苗密度与施氮量协同效应及其优化配置. 申玉香,赵德才,陶红. 1999

[13]啤酒大麦精播高产优质的增氮效应与技术指标 Ⅰ大麦精播高产优质经济合理施肥研究. 赵德才,申玉香,陶红. 1996

[14]芹菜机械化精播丰产栽培技术. 王克雄,关耀兵,张晓娟,吴利晓,秦爱红,张建虎,张倩男. 2019

[15]抗虫杂交棉精播栽培技术研究. 董合忠,李维江,李振怀,唐薇,苑振戈. 2000

[16]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技术研究. 王宇先,刘玉涛,李敏,杨慧莹,周恩昊,马波,胡继芳,闫峰,赵蕾. 2014

[17]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 王庆成,刘开昌. 2002

[18]精播麦套花生套期、肥料与密度优化配置. 万书波,郑亚萍,刘道忠,成波,吴正峰,陈殿绪,王才斌. 2006

[19]晋南平川水地冬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研究. 张定一,王随保,徐兆飞. 1990

[20]花椰菜专用丸粒化种衣剂的应用效果. 牛国保,姚星伟,单晓政,刘莉莉,文正华,江汉民,张小丽,马云生,孙德岭.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