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培智

作者: 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李康活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地;轮作模式;土壤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08 年 14 卷 05 期

页码: 923-9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不同地点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和休闲轮作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稻菜轮作模式的效果又优于休闲轮作模式;与蔬菜连作模式相比,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提高了48.1%和27.2%,有效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可培养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种植模式完成一个周期后,稻菜轮作模式改善了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明显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对维持土壤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分类号: S154`S511.3`S63

  • 相关文献

[1]成都平原冲积水稻土土壤酶活性对轮作模式与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杨琼会,樊红柱,李富程,曾祥忠,周子军,秦鱼生. 2021

[2]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春季沙尘天气空气可培养真菌多样性. 白雪,史应武,董秀黄,薛娟,李萍,娄恺. 2013

[3]微生物菌剂施用对设施茄子根际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马慧媛,黄媛媛,刘胜尧,徐炳雪,黄亚丽,范凤翠,贾振华,宋水山. 2020

[4]灌溉消毒水源对香蕉植株生长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刘珊珊,陶成圆,李春雨,沈宗专,李荣,沈其荣. 2019

[5]生物肥料对当归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娟,王文丽,赵旭. 2020

[6]青海固沙草根际微生态体系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李红晓,张殿朋,郝雅荞,赵洪新. 2016

[7]烟草根际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及防病促生菌的筛选. 周亚男,韩小斌,魏可可,芶剑渝,王先勃,张成省,郑艳芬. 2021

[8]四氢呋喃对贴沙河水pH、溶解氧及微生物的影响. 姚燕来,吕振华,桑丽亚,闵航,吕镇梅. 2013

[9]森林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筛选. 冯路遥,赵江源,施竹凤,莫艳芳,杨童雨,申云鑫,何飞飞,李铭刚,杨佩文. 2024

[10]贵阳市郊菜地及蔬菜的砷、镉含量分析. 肖厚军,何佳芳,芶久兰. 2012

[11]路桥主要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与评价. 冯先橘,林媚,张伟清,王天玉,姚周麟,平新亮. 2016

[12]河北粮田和菜地土壤大、中、微量元素肥力研究. 刘建玲,李仁岗,廖文华,张智猛,张庆江. 2009

[13]南方典型菜地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以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为例. 王豹,龙怀玉,诸葛玉平,张建国,巩永凯. 2009

[14]黏土矿物与肥料对菜田土壤镉污染的钝化修复作用. 徐震,王林,程子林,冯伟,王苗苗,金聪颖. 2016

[15]褐土区露天菜地和粮田磷素形态及环境风险分析. 刘洋,吴田,彭正萍,王艳群,李迎春,门明新,张家铜. 2019

[16]太湖港农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风险评价. 刘波,陶林,龙世方,黄芬肖,朱建强,周建利,朱奇宏,黄道友. 2019

[17]北京市菜地土壤重金属现状分析与评价. 索琳娜,刘宝存,赵同科,吴琼,安志装. 2016

[18]稻田转为菜地初始阶段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邬磊,何志龙,汤水荣,吴限,张文菊,胡荣桂. 2020

[19]镁肥对小白菜产量、矿质元素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东风,王利民,李卫华,邱孝煊,罗涛. 2017

[20]外加氮源在Cd超标菜地上的应用效果. 王艳红,唐明灯,李盟军,艾绍英,姚建武,罗英健,余丹妮.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