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成岩

作者: 郑成岩;HojatollahLatifmanesh;宋振伟;邓艾兴;张俊;黄金苓;李亮;陈宗金;郑允坦;张保明;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耕作方式;产量;氮肥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ISSN:

年卷期: 2015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小麦和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分别占全球粮食总产的36%和26%。中国是主要的小麦和玉米生产国,同时我国也是农田碳排放较大的国家之一。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主要的作物种植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区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许多优化施肥、土壤耕作等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是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和玉米周年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其环境效应的综合影响还少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模式为对象,研究在玉米季免耕条件下,小麦季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周年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环境效应的影响,以期为小麦-玉米周年持续增产增效和生态友好的耕作技术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1)深...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深松配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常青,周生,吴中凯. 2024

[2]控释氮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孙云保,张民,郑文魁,耿计彪,杨力. 2014

[3]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中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董亮,田慎重,王学君,孙泽强,郑东峰,刘盛林,董晓霞,郭洪海,罗加法. 2016

[4]减氮条件下配施控释尿素对冬小麦-夏玉米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肖强,刘东生,刘建斌,武凤霞,衣文平. 2023

[5]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井永苹,李彦,张英鹏,罗加法,薄录吉,孙明,仲子文. 2016

[6]水稻产量对氮肥响应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生理的关系. 刘立军,王康君,卞金龙,熊溢伟,陈璐,王志琴,杨建昌. 2014

[7]不同生态条件下品种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美微,谢旭东,王晨阳,马耕,卢红芳,周国勤,谢迎新,马冬云. 2016

[8]施氮量对宁夏银北油葵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马孝林,盛彦鑫,周丽娜. 2013

[9]增密减氮对高原粳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何成贵,资月娥,陈路华,梅贵华,郭肖艳,许石昆,桂媛,马淑琴,李贵勇. 2018

[10]增密与减氮对秋玉米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张萌,潘高峰,黄益勤,何俊欧,方雪东,刘志辉,展茗. 2019

[11]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贾平安,佀国涵,徐祥玉,赵书军,李金华. 2020

[12]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2024

[13]氮肥施用量对晚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鲁艳红,廖育林,汤海涛,黄科延. 2010

[14]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薛欣欣,吴小平,王文斌,张永发,罗雪华,王大鹏. 2018

[15]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田氮素渗漏淋失的影响. 田昌,周旋,刘强,谢桂先,荣湘民,张玉平,黄思怡,彭建伟. 2018

[16]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氮肥施用比较(英文). 李银水,余常兵,谢立华,胡小加,秦璐,廖祥生,廖星. 2015

[17]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肖敏,张丽萍,陈留根,张岳芳,郭智,郑建初. 2017

[18]阴山北麓向日葵需水规律及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张婷婷,段玉,张君,安昊,梁俊梅,范霞,韩振勇,吴胜. 2023

[19]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减量施用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和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曹兵,黄志浩,吴广利,梁红胜,陈延华,左强,倪小会,邹国元,王学霞. 2021

[20]稳定性长效氮肥对春玉米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徐竹英,程建和,郝跃红,张丽.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