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付亮
作者: 付亮;徐鹏亮;李洋;周思远;范永胜;马华平;郭战备;李永珍;蒋志凯;胡卫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小孢子发育;细胞活力;小孢子培养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1010-10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优化小麦小孢子培养技术,建立实用化的小麦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以冬小麦品种新麦35和西农059及春小麦品种Bobwhite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预处理方式和不同分离液对小麦小孢子活力及形成胚性小孢子的影响,并对不同培养密度下小孢子形成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进行分析,比较了两种分化培养基对胚状体和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高温加甘露醇预处理相比,对麦穗进行低温预处理12 d的胚性小孢子数量多,小孢子活力最高;采用NPB-99培养基作为小孢子分离液不影响梯度离心,得到的小孢子活力较高,活力小孢子比率达31.96%,远高于单一甘露醇分离液和NPB-99无机盐分离液的3.62%和4.59%;小孢子培养密度为0.5×10~4个·mL-1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较多,诱导率为60.22%;在GEM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分化率相对较高,分化率为6.80%。因此,低温预处理12 d的麦穗以NPB-99培养基作为小孢子分离液操作简单、效果好,小孢子培养密度对胚状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具有极显著影响,培养基对分化率有显著影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小孢子培养愈伤组织的高频诱导及其绿苗再生. 何婷,郭桂梅,陈志伟,张述伟,宗营杰,陆瑞菊,王亦菲,刘成洪. 2018
[2]小麦细胞工程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叶春雷,王炜,杨随庄,罗俊杰,刘风,陈琛,李静雯. 2019
[3]大麦游离小孢子的活力与耐盐性. 刘成洪,何婷,王亦菲,郭桂梅,高润红. 2014
[4]野生笃斯越桔总花青素对SPCA-1细胞活力抑制及机理. 姜浩瀚,吕留庄,景志行,汪雯翰,许剑锋. 2019
[5]油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邢媛媛,李红磊,李大彪,胡红莲,张兴夫,高民. 2017
[6]草鱼肝细胞原代培养的培养基选择与优化. 张洪玉,王海波,赵明军,吕永辉,胡鲲,杨先乐,夏磊. 2017
[7]维生素D对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的影响. 靳光,张元庆,张喜忠,王曦,王栋材,李博,薛艳蓉. 2015
[8]热应激造成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损伤并影响乳合成相关载体的基因表达. 权素玉,张源淑,卜登攀. 2016
[9]Pladienolide B对牛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相关基因表达及细胞活力的影响. 赵芳,丁强,夏淑雯,高运东,兰国成,林志平,王慧利,仲跻峰. 2023
[10]甲醇对花鲈动脉球和脑细胞系细胞形态、活力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姚晓晓,闫路路,赵超,王鹏飞,张博,邱丽华. 2023
[11]RPL11基因稳定敲低细胞系的构建及验证. 刘伟,郭佩东,贾楠楠,孙英杰,谭磊,刘炜玮,仇旭升,廖瑛,宋翠萍,丁铲,孟春春. 2021
[12]人参细胞TTC-脱氢酶活力测定条件的优化. 王晗,雷秀娟,宋娟,尹红新,姚丽娜,梁韶,侯志芳,王英平. 2016
[13]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传代及保存方法的研究. 许静,李进军,熊胜,陈黎,杨倩,卢立志. 2012
[14]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冬小麦细胞活力差异比较. 付连双,王晓楠,李卓夫,谢冬微,孙莹璐,郑伟. 2014
[15]高羊茅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特性. 陈伟,付薇,吴佳海,钟理,王小利,韩永芬,舒健虹. 2017
[16]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及脯氨酸等含量的研究. 孙立全,霍治军,常彩涛,张成合,李明,刘文明. 2003
[17]黑皮冬瓜小孢子发育与花蕾形态建成的相关性研究. 李智军,谭铭喜,曾晶,卢文佳. 2021
[18]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袁亦楠,朱德蔚,连勇,戴善书,陆长旬. 2000
[19]芝麻核雄性不育系ms86-1微粉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郭伟,苗红梅,张体德,魏利斌,李春,张海洋. 2014
[20]辣椒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杨博智,周书栋,朱卫平,张竹青.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广西大蒜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评价
作者:陈琴;张力;李洋;郭元元;宋焕忠;康德贤;黄皓;唐娟;周生茂;文俊丽;车江旅;陈振东
关键词:大蒜;品质;大蒜素;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
-
核桃晚霜危害特性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绥林;李洋;李琰;张赟齐;齐建勋;侯智霞
关键词:核桃;晚霜危害;低温胁迫;影响因素;机理
-
开原市特种稻米生产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作者:付亮;何娜
关键词:开原市;特种稻米;生产模式;效益分析
-
稳定表达PRRSV M蛋白的MARC-145ORF6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PRRSV增殖的影响
作者:荆扬;王玉淼;李洋;常辉;马志倩;李志伟;肖书奇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过表达细胞系;ORF6基因;M蛋白;MARC-145细胞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小麦新品种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的遗传基础解析
作者:杨剑;王岩;胡卫国;张玉娥;王西成;曹廷杰
关键词:小麦;遗传基础;功能基因;抗性
-
广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陈振东;李洋;文俊丽;康德贤;宋焕忠;郭元元;张力;陈琴;孙晓妍
关键词:广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