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与邻近气象站温湿度差异及其对水稻高温热害损失评估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聃

作者: 林聃;孙汪亮;宣守丽;杨沈斌;易厚天;石春林;江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稻田;气象台站;气象要素差异;高温热害评估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1 年 020 期

页码: 248-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明确稻田与邻近气象站的温湿度差异及其对水稻高温热害损失评估的影响,利用HOBO温湿度传感器,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柯郑村通过稻田小气候观测,分析了稻田与邻近气象站的温湿度差异,并利用水稻高温败育模型评估了该差异对水稻高温热害损失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从分蘖至成熟期,稻田的相对湿度比邻近气象站点高8百分点左右;分蘖至抽穗开花期稻田日最高温度比气象站点低1.1℃,灌浆期稻田与气象站日最高温度差异逐步减少,黄熟期后两者差异不大;而分蘖至抽穗开花期稻田日最低温度比邻近气象站低0.7℃左右。此后,随着低温过程的出现,稻田与邻近气象的日最低温度差异在增加,灌浆至成熟期差异达到2.0℃以上。当最高温度低于35℃时,考虑稻田和气象站点温度差异后,估算得到的败育率比直接利用气象台站数据低50%,随着高温指标的增加,该差异在减少。

分类号: S511%S162

  • 相关文献

[1]改良剂修复Cd污染稻田的研究. 雷鸣,唐贞,杨仁斌,宋正国,唐世荣. 2013

[2]不同水稻品种对镉的积累及其动态分布. 唐非,雷鸣,唐贞,杨仁斌,宋正国,唐世荣,彭莎,廖海玉. 2013

[3]水稻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阎丽娜,李霞. 2008

[4]稻田应用"水肥一体化"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马横宇,王孟佳,殷敏,褚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陈松. 2021

[5]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与田面水环境的影响. 孙国峰,孙仁华,周炜,刘红江,盛婧,徐志宇. 2023

[6]水稻施用“永丰年”牌调理剂的效果分析. 王泽云,黄晶,王伯仁. 2016

[7]揭东县稻田土壤肥力与配方施肥研究. 林健,郑有平,魏鸿鸣,卢培昌,林丹虹,高云. 2011

[8]南方稻田农作制度研究进展. 邹冬生,屠乃美,张武汉,孙玉桃,杨光立. 2003

[9]稻萍共生对水稻磷素吸收和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慧芬,应朝阳. 2024

[10]江苏稻田蜘蛛种群及优势种调查研究. 成晓松,张俊喜,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李慈厚,顾慧玲. 2010

[11]江苏泰州稻田生态种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陈素华,张国喜,顾海龙,王伟,冯亚明. 2016

[12]锐劲特防治稻田主要害虫的应用技术. 陈章宁. 2006

[13]北方稻田立体种养高产农田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刘伟. 1999

[14]山区稻田"一优两高"新途径-香菇一单季稻万元千斤粮关键技术介绍. 许德海. 1994

[15]双季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关系研究. 李大明,成艳红,刘满强,秦江涛,焦加国,李辉信,胡锋. 2013

[16]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栖境生态位与捕食作用分析. 吴进才,陆自强,杨金生,束兆林. 1993

[17]基于GIS的贵州省稻田土壤养分及pH时空演变特征. 童倩倩,李莉婕,韩峰,陈海燕,赵泽英,彭志良. 2017

[18]杂交油菜新品种三北98亲本特征特性及稻田高产制种技术. 李继智,程国平,赵继献,王仙萍,安兴智,刘宣强,田翼,何恒,李朝江. 2012

[19]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何明菊,朱桂玉,黄景,顾明华,黎晓峰,沈方科. 2011

[20]油菜稻茬免耕移栽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何庆才.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