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不同pH降雨和施氮对水耕铁渗人为土酸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永春

作者: 张永春;汪吉东;曹丙阁;许仙菊;宁运旺;沈其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降雨;施氮量;水耕铁渗人为土;酸碱缓冲容量;酸化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2 年 49 卷 02 期

页码: 303-3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室内模拟研究3个pH梯度降雨和3水平的施氮量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降雨及施氮处理土壤的酸度累积量为4.73~15.57 mmol H+每柱,分别以pH 6.5降雨和不施氮处理、pH 2.5添加高氮量(N2)处理酸化速率为最低和最高,相同pH降雨处理下,致酸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相同施氮下,不施氮处理土壤酸度累积随降雨pH降低而增加,但中施氮量(150 mg kg-1土)和高施氮量(300 mg kg-1土)下,pH 4.5处理土壤酸度累积量则小于pH 6.5处理;不同降雨及施氮处理NO3-淋溶致酸量为4.32~12.88 mmol每柱,NH+4淋溶消耗H+量为0.01~0.29 mmol每柱;正常酸沉降(pH 6.5)下,中施氮量和高施氮量处理致酸量都大于各梯度pH降雨的致酸量。以上结果表明,单施氮处理的致酸量大于单纯的酸沉降处理,而无论是降雨还是施氮,NO-3淋溶在加速土壤酸化进程中占主导作用。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降雨及施氮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 汪吉东,陈丹艳,张永春,宁运旺,许仙菊,张辉,胡永红. 2011

[2]中国几种典型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汪吉东,冯冰,李传哲,徐聪,吴迪,王磊,张辉,许仙菊,艾玉春,张永春. 2020

[3]碱性物料与有机物料配施对柑橘园土壤酸碱缓冲性能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曹胜,曾斌,龚碧涯,韩健,张文,杨水芝,罗赛男,邓素枫,廖炜. 2023

[4]黑龙江省耕地黑土酸化的治理措施研究. 张喜林,周宝库,孙磊,高中超,袁恒翼. 2008

[5]不同酸性改良剂对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品质的影响. 柴有忠,张圆圆,马军伟,俞巧钢,孙万春,叶静,林辉,王峰,何新华. 2021

[6]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土壤性状研究. 韩沛华,闵炬,诸海焘,施卫明. 2020

[7]桃园酸化土壤综合改良技术效果研究. 蒋红国,金军,谢鋆韬,张斌斌,王国宇,刘建国. 2020

[8]家禽粪便管理过程中氨气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李奇峰,田丰,丁露雨,王朝元,余礼根,高荣华,马为红,姚春霞. 2020

[9]低氧-酸化胁迫对大黄鱼早期发育阶段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陈润,王亚冰,曾姣,王翠华,王倩,王建钢,施兆鸿,马凌波,彭士明. 2021

[10]酸化对茶园土壤矿物转变及供钾能力的影响. 麻万诸,朱康莹,卓志清. 2023

[11]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 赵凯丽,蔡泽江,王伯仁,石林,周晓阳,孙楠. 2015

[12]化肥配施模式下植烟土壤盐基阳离子变化对酸化的影响. 徐大兵,佀国涵,赵书军,彭成林,邓坚强,王瑞,袁家富. 2014

[13]酸化、低氧对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曾姣,陈润,王翠华,彭士明,王倩,郑亮,马凌波. 2021

[14]海南昌江农田土壤pH时空分布研究. 魏久镇,王登峰,魏志远,漆智平. 2013

[15]我国茶园土壤酸化阻控技术研究进展. 杨叶华,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松. 2023

[16]红壤长期不同施肥对玉米氮肥回收率的影响. 段英华,徐明岗,王伯仁,黄晶. 2010

[17]我国南方红壤酸化问题及改良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廖育林,聂军,周兴,谢坚,杨曾平,吴浩杰. 2015

[18]西藏设施葡萄土壤酸化、盐渍化和养分特征. 王朔,李帅霖,曾秀丽,代安国,张姗姗,张凯,路贵龙,李元会. 2018

[19]广西设施栽培土壤主要养分积累特征. 陈桂芬,黄雁飞,庞媚,刘斌,黄玉溢,赵秀河. 2023

[20]芦笋软罐头杀菌工艺的研究. 刘娅,李冀新,郑刚,叶志军.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