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土氮素运动及对麻黄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涛
作者: 周涛;何宝银;王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风沙土;氮素运动;麻黄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03 年 17 卷 04 期
页码: 11-14+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风沙土有机质易于分解,难以积累,腐殖质是风沙土有机质的主体,胡敏素是腐殖质的主要成分,HA/FAD的比值在0.16~0.57,风沙土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NO3--N含量在0~30cm,30~60cm,60~90cm和90~120cm土层的高峰分别出现在5,6,7,8月。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施入土壤的有机肥量相关,而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NH4+-N、NO3--N、速效氮均显著增加。有机肥和氮肥配合施用对麻黄不同阶段的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且NO3--N的积累峰明显上移。麻黄氮肥于4,5,6,7月施肥用量分别为153.8~153.9kg/hm2,15.2~15.5kg/hm2,105.5~105.6kg/hm2,112.8~113.0kg/hm2。
分类号: S158.3
- 相关文献
[1]风沙土麻黄氮磷钾生物学特征与田间效应研究. 沈振荣,梁锦绣,周涛. 2006
[2]~(60)Coγ射线辐照对麻黄离体细胞生长的影响. 高晓原,曹有龙,陈梅红. 2001
[3]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中的麻黄碱. 李长缨,李东方,李庆华,黄九林,魏春雁. 2012
[4]土壤田间持水量与麻黄碱含量变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高晓原,许兴. 2001
[5]甘草和麻黄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和保护. 白可喻,戎郁萍,徐斌. 2009
[6]保护环境 发展麻黄人工植培. 孙爱玲,齐卯平,傅晓杰,董志宏,陈春原. 2004
[7]基于发汗生物效价的麻黄质量评价研究. 曹喆,毛福英,刘秀,谢丽霞,赵云生,马洪文. 2016
[8]干旱荒漠区麻黄资源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董志国. 2015
[9]麻黄的综合利用及生产现状. 崔雪艳. 2010
[10]麻黄愈伤组织细胞的悬浮培养. 曹有龙,许兴,赵军,陈放. 2000
[11]辽西北地区麻黄栽培技木. 韩志松,孟林. 2008
[12]辽西北地区麻黄栽培技术. 韩志松,孟林. 2008
[13]麻杏石甘汤处方药材研究进展. 张艳,刘雪松,薛沾枚,冯万宇,张备,张蕾,沈思思,武晓东,张国华,江波涛. 2023
[14]青海沙珠玉高寒地区风沙土地基本性状的研究. 张登山,冯立孝. 1998
[15]风沙土钾素资源特征及对酿酒葡萄生长的影响. 周涛,李天兵,杨文,白国胜,于振环. 2000
[16]秸秆培肥对风沙土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滕险峰,魏自民,李成. 2003
[17]草炭改土对风沙土水分状况的影响. 白雪峰,王国晨,刘洋,张学利,张日升. 2004
[18]风沙土农田培肥地力措施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杨彦炜,杨文,周涛. 2005
[19]风沙土添加油页岩对燕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关冰,周晓莹,吕林有,于国庆,赵艳,罗祥志. 2019
[2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风沙土玉米生育特性及土壤活性碳、氮的影响. 刘慧屿,刘慧颖,娄春荣,华利民,张鑫,陈玥,何志刚.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用量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配施对设施番茄土壤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许泽华;马军;李百云;郭鑫年;邢润东;周涛
关键词:番茄;有机肥;生物菌剂;土壤;品质
-
光伏电站建设的生态效应:光伏治沙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坤;王波;张发国;吴晓;王睿;张峰;贾蓉;张红星;未丽;董礼;包爱科
关键词:荒漠化;光伏;植被恢复;治沙
-
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及其在淫羊藿实验田施肥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解迎双;李建科;李晓蓉;王波;张淼;刘阿静;祁光增;雷春妮;白兴斌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土壤;有效磷
-
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作者:黄元;王波;黄俊杰;袁倩敏;陈晓凡;王晓虎;王刚
关键词:野生动物;鸟类;物种多样性;样线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应用于基因分析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波;王宇春;张超;郜洪胜;贺慧英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因;研究进展
-
荷斯坦奶牛初乳与常乳代谢物差异分析
作者:周涛;付力立;罗正中;马莉;杜振隆;姚学萍;沈留红;余树民;严作廷;曹随忠
关键词:奶牛;代谢组学;牛初乳;牛常乳;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