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康文启

作者: 康文启;欧阳由男;章善庆;董成琼;朱练峰;禹盛苗;许德海;金千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分蘖角度;动态株型;形态特性;个体发育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7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372-3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前期分蘖半散生、抽穗后直立的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材料DI508为研究对象,对照全生育期直立型材料9308和全生育期半散生型材料M09,研究了全生育期分蘖角度的变化和相关的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DI508在分蘖期具有明显的丛生快长和拔节后直立抽穗的特性,生育后期上3叶功能稳定。其主茎的第1、第2和第3分蘖在始蘖期与水平地面夹角平均值分别为59.74°、62.94°和68.54°,与半散生水稻材料M09表现一致;抽穗后接近90°,与直立型水稻材料9308表现一致。DI508的分蘖成穗率为68.35%,较M09的66.24%增加3.09个百分点。DI508成熟期单株干物质量为155.54g,较M09和9308分别高15.84%和64.09%;平均单蘖干物质量9.15g,较M09和9308高63.69%和44.78%。拔节后至成熟,DI508的上3叶净光合速率平均值为26.89、25.69和24.83μmol/(m2.s),具有较强的光合功能。最后,讨论了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前期半散生快长、后期直立灌浆特性的生长优势以及在水稻高光效、高产育种上的潜在利用价值。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动态株型模式及其指标探讨. 康文启,欧阳由男,董成琼,朱练峰,禹盛苗,许德海,金千瑜. 2007

[2]水稻分蘖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周劲松,梁国华. 2006

[3]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 高洁,姜明松,李广贤,陈峰,袁守江. 2009

[4]水稻分蘖角度的QTLs分析. 钱前,何平,滕胜,曾大力,朱立煌. 2001

[5]水稻散生突变体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李培金,曾大力,刘新仿,徐聃,谷岱,李家洋,钱前. 2003

[6]基于CSSL的高密度物理图谱定位水稻分蘖角度QTL. 周丽慧,于新,赵庆勇,陈涛,姚姝,张亚东,朱镇,王才林. 2012

[7]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 吕启明,辛业芸. 2019

[8]光周期和有效积温对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欧阳由男,李春生,章善庆,王会民,朱练峰,禹盛苗,金千瑜,张国平. 2009

[9]带有黄绿叶色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形态特征及开花习性. 刘国民,高必军,文绍山. 2009

[10]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动态株型与光能利用率评价. 王丰,廖亦龙,柳武革,刘迪林,曾学勤,傅友强,朱满山,李金华,付崇允,马晓智,霍兴. 2021

[11]黑色软蚧蚜小蜂个体发育研究. 周琳,李锦辉,蔡如希. 2002

[12]单粒精播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丁彬,谢吉先,冯梦诗,焦庆清,陈志德,常蕾. 2019

[13]温度和湿度对北京地区B型烟粉虱个体发育和种群繁殖的影响. 向玉勇,郭晓军,张帆,李子忠,罗晨. 2007

[14]拟穴青蟹仔蟹个体发育中的形态变异分析. 亓磊,蒋科技,马凌波,乔振国. 2012

[15]花生单粒精播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张佳蕾,郭峰,李新国,万书波. 2018

[16]金银莲花早期个体发育特性的研究. 孙阎,张健男,杜景红,王秋红. 2017

[17]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机采棉个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龚双凤,马兴旺,索俊宇,杨涛,陈宝燕,牛新湘,何万义. 2016

[18]浅黄恩蚜小蜂雌蜂的个体发育及其寿命和产卵量的观察. 周长青,李元喜,刘同先,张帆,罗晨. 2010

[19]microRNA let-7调控动物个体发育的研究进展. 赵拴平,贾玉堂,徐磊,阮永明. 2015

[20]早熟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间温光反应特性的比较. 葛永福.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