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资源利用现状、潜在入侵风险及入侵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超

作者: 陈超;张辉;逯辉;滕文军;武菊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芒属植物;风险评估;观赏草;能源草;入侵风险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ISSN: 2095-1787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4 期

页码: 356-36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对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状况、资源利用现状和入侵特性等进行分析,以防范其潜在的入侵风险,发掘芒属植物资源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对芒属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状况和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汇总和绘图;并采用2种风险评估体系(WG-WRA和WRA)对我国应用较多的植物种类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本研究汇总了18种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其中,4种为广布种,14种为狭域种。芒属植物在亚洲有广泛的分布,但大多处于野生或半被利用状态,被充分开发利用的种类相对贫乏;在欧美地区,芒属植物最早主要作为外来植物被引入,目前观赏型芒和奇岗等有较为广泛的种植和应用。随着芒属植物(尤其是观赏芒类)的大面积种植(或推广),其潜在的入侵风险也日渐显现。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芒属植物尚未在我国造成明显的入侵危害,低入侵风险比例为64.3%。但是其中的一些种类存在较高的入侵风险,例如五节芒和荻,其WG-WRA分值分别高达34和31分,为高风险。芒属植物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和广泛的环境适应性等,可能是其造成入侵危害的重要属性,需要引起重视。【结论】芒属植物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入侵危害,需要警惕其未来时期的入侵风险。对于具有很强扩繁能力的种类(或品种),需要做好引种前的风险评估工作,做到充分合理利用其优良性状而防范其入侵风险。

分类号: Q948

  • 相关文献

[1]狼尾草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观赏性和入侵风险关系的探讨. 陈超,袁小环,滕文军,杨学军,武菊英. 2017

[2]观赏草的研究概况和园林应用. 陈超,袁小环,杨学军,滕文军,武菊英. 2015

[3]红毛草(Rhynchelytrum repens)入侵特性、地理分布和风险评估. 丁丹,陈超. 2016

[4]芒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发展对策. 易弋,唐献平,程谦伟,陆文科,明樊强,李涛. 2010

[5]美洲棘蓟马对不同蔬菜寄主的偏好性. 朱亮,石宝才,宫亚军,王泽华,康总江,马吉德,魏书军. 2013

[6]斯里兰卡韦利加马椰子叶萎蔫病危害及入侵中国的风险研究. 吕朝军,钟宝珠,覃伟权,阎伟. 2020

[7]江苏龟鳖外来物种调查及入侵风险分析. 郭建英,周婷,黄成. 2010

[8]贵州石漠化地区不同能源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苏生,黄瑞,韩永芬,何静. 2017

[9]能源草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战略潜力研究. 马志林,冯长松. 2016

[10]分子辅助育种在能源草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张文超,张建波. 2012

[1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5种能源草的光合参数日动态研究. 张翊碧,苏生,韩永芬,何静. 2017

[12]能源草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进展. 汪辉,周禾,高凤芹,吴春会,杨富裕. 2014

[13]能源植物新看点----草类能源植物. 李平,孙小龙,韩建国,刘天明. 2010

[14]能源草沼气发酵应用潜力及应用前景. 侯新村,范希峰,朱毅,张永侠,武菊英. 2014

[15]京郊挖沙废弃地能源草生产潜力评价. 侯新村,范希峰,武菊英,左海涛. 2011

[16]我国能源草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马志林,祁鹏,冯长松. 2015

[17]几种能源草中化学成分利用指数分析. 李峰,王宗礼,孙启忠. 2009

[18]广西丘陵地区狼尾草属能源草高产栽培技术. 李韦柳,熊军,闫海锋,韦民政,郑虚,许娟,唐秀桦. 2015

[19]荻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黄杰,陈本建,苏永生,刘陇生. 2011

[20]能源草新品系桂能草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韦柳,兰生葵,韦民政,郑虚,唐秀桦,熊军,闫海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