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高原莴笋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明军

作者: 苗明军;李佳佳;雷晓葵;高毅;廖继超;钟建;李菊;周意;杨亮;李志;胡文;李跃建;常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原莴笋;农艺性状;种植密度;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长江蔬菜

ISSN: 1001-3547

年卷期: 2024 年 018 期

页码: 61-64

摘要: 莴笋是四川高原地区夏秋季种植的主要蔬菜,为筛选出高原莴笋适宜的种植密度,开展不同种植密度对高原莴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以当地主栽莴笋品种种都青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种植密度,以当地菜农种植密度为对照(CK,7 000 株/667 m2,36 cmx26 cm),设其他 4 个种植密度梯度:T,(8 400 株/667 m2,28 cm×26 cm)、T2(8 000 株/667 m2,26 cm×30 cm)、T3(6 700 株/667 m2,26 cm×35 cm)、T4(5 400 株/667 m2,36 cm×32 cm).结果表明,T1和T2的667 m2折合净产量和净收益较大,分别为5 702.85 kg、11 583.55元和5 695.44 kg、11 617.32元,且二者的食用茎粗和茎长适中、皮薄,商品性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因此,推荐8 000~8 400株/667 m2是高原莴笋适宜的种植密度.

分类号: S636.2

  • 相关文献

[1]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水培生菜适宜种植密度优化. 苏开,梁琼,刘俊,魏晓明,崔金霞,王利春. 2024

[2]几个烤烟品种与施氮量等栽培因素对烟叶可用性的综合效用评价. 刘洪祥,杨林波,何结望,章新军,史万华,崔政,王传义,毕庆文. 2004

[3]红原县高原莴笋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侍守佩,王治斌,尕尔让尼玛,黄海涛. 2018

[4]红原县高原莴笋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侍守佩,王治斌,尕尔让尼玛,黄海涛. 2018

[5]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黄鼎程,王登伟,柳延涛,黄春燕. 2017

[6]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雷尊国,邓宽平,彭慧元. 2011

[7]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8]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杨武兴,刘永贤,秦祖臻,陈仁钦,黄家训,陆春燕. 2012

[9]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10]不同种植密度对机械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万林生,单忠德,孙红芹,倪正斌. 2014

[11]冀棉958在冀中南棉区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戴茂华,刘丽英,宋翠婷,李爱国,李积铭,吴振良,柴岳平. 2016

[12]施肥水平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杨胜先,张绍荣,龙国,聂绍科,杨敏. 2015

[13]不同留株密度对圆叶决明生产性能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詹杰,罗旭辉,苏小珍,应朝阳,黄毅斌. 2011

[14]不同种植密度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显瑞,李书田,赵敏,杜江洪,郭志利. 2015

[15]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任小俊,刘小荣,吕新芸,马俊奎. 2019

[16]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杨康林,汪灿,周棱波,张国兵,邵明波. 2020

[17]种植密度对3个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周永萍,田海燕,崔瑞敏. 2019

[18]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贺囡囡,韦桂旺,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 2019

[19]密度对若叶大麦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常蕾,蒋莹,谢吉先,常庆涛. 2021

[20]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畜禽粪肥作基肥对饲用甜高粱农艺性状及糖分的影响. 时凯,丁海荣,杨智青,金崇富,陈长宽.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