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绿僵菌菌株LA06、LD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君明

作者: 顾晓军;问锦曾;王海鸿;雷仲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僵菌;温度;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武夷科学

ISSN: 1001-4276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0 期

页码: 6-12

摘要: 研究了温度对绿僵菌菌株LA06、LD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菌株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均在25-30℃;适温下LA06在第3d开始产孢,产孢量达6×107个/cm2,LD04则第7d才开始产孢,产孢量仅1×107个/cm2;两菌株均以30℃下孢子萌发最快,GT50分别为7.55 h和9.88 h;45℃下处理8 h后LA06孢子萌发率为45.35%,LD04则为0。LA06菌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绿僵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于永浩,曾涛. 2009

[2]一株绿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严智燕,薛召东,曾粮斌,杨瑞林. 2011

[3]绿僵菌侵染后东亚飞蝗营养生理参数变化研究. 李志红,牙森·沙力,张泽华. 2011

[4]落葵新病害——匍柄霉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卯婷婷,赵兴丽,赵玳琳,陶刚. 2016

[5]一株拟青霉属黑木耳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钟丽娟,池景良,陈飞,赵新海,张庆华,韩冰,关艳丽. 2021

[6]亲本体色及环境因子对长绿飞虱成虫体色、寿命与繁殖的影响. 尹海辰,李建洪,刘超华,万鹏. 2019

[7]皮氏叶螨生物学特性观察及5种药剂毒力测定. 符悦冠,张方平,刘奎,钟义海,彭正强,金启安. 2004

[8]不同饲喂方式和温度对长角血蜱甘肃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李知新,刘光远,田占成,谢俊仁. 2010

[9]椰子织蛾幼虫寄生蜂-麦蛾柔茧蜂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吴琦琦,吕宝乾,曹凤勤,彭正强,卢辉,唐继洪,吴晓霜. 2018

[10]豆天蛾越冬幼虫滞育解除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郭明明,李晓峰,邓盼,李大维,李俊领,樊继伟,陈凤. 2021

[11]海南异歧蔗蝗生物学习性及4种农药对其毒力测定. 卢芙萍,赵冬香,黄黎光,王爱萍,陈青. 2011

[12]拟康宁木霉T-51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潜力. 尤佳琪,杜然,顾卫红,李超汉,李国庆,宋荣浩. 2022

[13]椰心叶甲寄生蜂——椰甲截脉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吕宝乾,彭正强,唐超,温海波,金启安,符悦冠,杜予州. 2005

[14]金龟子绿僵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 紫一秋,陈祝安. 2000

[15]绿僵菌属分类的研究进展. 全宇,刘永翔,刘作易. 2011

[16]绿僵菌对高尔夫球场蛴螬防治效果的比较. 农向群,李存焕,张泽华,庞保平. 2007

[17]深圳高尔夫球场草坪蛴螬发生及其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李存焕,农向群,岳存涛,张国华,张泽华. 2009

[18]绿僵菌侵染光肩星天牛幼虫过程的透射电镜观察. 王达,袁芳芳,黄大庄,刘春延,毕华明. 2010

[19]绿僵菌治蝗对草原昆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泽华,高松,农向群,丛斌. 2011

[20]蝗虫微孢子虫和绿僵菌不同配方饵剂对短星翅蝗和宽须蚁蝗的室内生测研究. 宋丽梅,王广君,王惠萍,江中东,于凤春,班丽萍.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