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李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狄标
作者: 狄标;林娟;刘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可溶性固形物;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李子;深度学习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4 年 40 卷 031 期
页码: 133-13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针对李子可溶性固体物含量预测方法存在前期数据预处理较复杂、预测精度不高、预测模型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针对李子品种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模型。首先针对300个三华李和三月李样本果品构建可溶性固体物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并分别设计输入层、一维卷积层、池化层与全连接层和输出层等多层结构构建1D-CNN模型。模型决定系数为0.980、均方根误差为0.192,表现均优于支持向量回归、随机森林等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并且作为轻量级模型,具有建模过程简便、泛化能力强的特点,可满足实际场景需求。
分类号: TS255.7%TP18%O657.33
- 相关文献
[1]利用一维超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金银花NIRS分类模型设计. 张子龙,陈冬英,俞达,陈璐. 2023
[2]基于改进1D-VD-CNN与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金银花产地溯源研究. 陈冬英,张昊,张子龙,余沐昕,陈璐. 2023
[3]西瓜检测部位差异对近红外光谱可溶性固形物预测模型的影响. 钱曼,黄文倩,王庆艳,樊书祥,张保华,陈立平. 2016
[4]基于改进偏最小二乘法的甜椒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潘冰燕,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2015
[5]冷藏樱桃内部品质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 罗枫,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6]LS-SVM的梨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的特征波长筛选. 樊书祥,黄文倩,李江波,赵春江,张保华. 2014
[7]应用CARS和SPA算法对草莓SSC含量NIR光谱预测模型中变量及样本筛选. 李江波,郭志明,黄文倩,张保华,赵春江. 2015
[8]班菲尔脐橙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特征谱区选择!. 吕强,何绍兰,刘斌,田喜,易时来,邓烈. 2012
[9]苹果产地差异对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影响的研究. 樊书祥,黄文倩,郭志明,张保华,赵春江,钱曼. 2015
[10]样品尺寸、温度和贮藏期对寒富苹果近红外模型的影响. 匡立学,聂继云,闫震,程杨,沈友明. 2019
[11]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和深度学习的近红外糖度预测. 彭发,王震,刘双喜,王金星,杨化伟. 2021
[12]贵州高原山区李子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田大清. 2013
[13]采前钙处理对美丽李果实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金成,韩英群,李宏军,林琳. 2008
[14]李子幼苗水分亏缺下新梢生长与致死时间研究. 卢明艳,赵晨辉,苏斯瑶,李锋,张艳波. 2015
[15]采前钙处理对月光李采后果实品质与生理变化的影响. 韩英群,郝义,郭丹,高丽红,林琳. 2010
[16]聪明鲜TM处理对美丽李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郝义,韩英群,郭丹,邢英丽,崔秀慧. 2011
[17]李子采后特性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郭丹,郝义,韩英群. 2015
[18]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景晨娟,陈雪峰,季文章,王端,武晓红. 2020
[19]富硒李子生产技术研究. 李文贵,吴茂力,陈莉,袁述琼,姜心禄. 2019
[20]绥李5号李树盆栽技术. 高佳缘.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OpenCV的‘翠冠’梨多角度大小检测与分级
作者:刘现;陈峻生;赵宇慧
关键词:‘翠冠’梨;图像;OpenCV;分级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翠冠梨大小等级评定模型构建
作者:刘现;郑华伟
关键词:翠冠梨;大小;支持向量机;贝叶斯;决策树;模型
-
基于ResNet50神经网络的荔枝表皮缺陷检测研究
作者:刘现;郑华伟;张海佳
关键词:荔枝表皮缺陷;ResNet50;KNN算法;RF算法
-
鸡蛋果大小测量的多种图像边缘检测算子对比
作者:刘现;林营志
关键词:鸡蛋果;边缘检测;算子
-
基于图像的金桔重量预测方法研究
作者:刘现;杨航;李健翔;俞鉴签
关键词:金桔;图像;重量;预测;模型
-
基于光温效应的温室小白菜生理指标动态模拟
作者:蔡淑芳;吴宝意;廖水兰;吴敬才;刘现;雷锦桂
关键词:小白菜;生理指标;光温效应;模拟模型
-
基于光温效应的温室小白菜农艺指标动态模拟
作者:蔡淑芳;吴宝意;廖水兰;刘现;雷锦桂
关键词:温室;小白菜;光温效应;农艺指标;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