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形态对不同持绿性玉米品种产量及叶片光合氮素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松

作者: 郭松;周子军;刘东瑶;曾祥忠;喻华;陈尚洪;何明江;陈琨;上官宇先;涂仕华;秦鱼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持绿性;氮肥形态;光合;产量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31-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成单30(CD30)和正红505(ZH505)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无氮(N1)和纯氮225 kg/hm2的NH4Cl(N2)、KNO3(N3)、尿素(N4)、猪粪(N5)等5种处理下的产量、氮效率以及花后叶片氮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氮肥显著影响玉米产量,其变化为N4>N3>N2>N5>N1。品种间产量和吸氮量没有显著差异,ZH505的氮素收获指数显著高于CD30,CD30的保绿度显著高于ZH505。氮肥形态和品种显著影响Chla和Chlb的变化,其中N4处理下含量最高,CD30显著高于ZH505。叶片氮浓度在花后20 d达到最高值,两个品种在花后40 d的Chla和Chlb平均含量较花后20 d分别降低19.11%、13.63%和42.98%、36.31%。氮肥形态显著影响Rubisco和PEPC的变化,其中N5处理显著高于N4处理。因此根据玉米品种持绿特性,通过尿素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提高叶片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是实现玉米高产氮高效的途径。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控墒补灌对新疆春玉米产量和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国栋,陈云,梁飞,张磊,郭斌,曾胜和. 2016

[2]玉米持绿性的遗传研究. 杜桂娟,王建国,张宝石. 2003

[3]玉米持绿性评价方法的探讨. 王建国,杜桂娟. 2003

[4]玉米持绿相关QTL整合图谱构建及一致性QTL区域内候选基因发掘. 方永丰,李永生,白江平,慕平,孟亚雄,张金林,王汉宁,尚勋武. 2012

[5]氮肥形态和地膜覆盖对坡耕地玉米产量和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林超文,涂仕华,庞良玉,张建华,罗春燕,黄晶晶,朱永群. 2012

[6]不同形态氮肥对薏苡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唐伟杰,徐波,蔡黎,敖茂宏,丁宁,魏升华. 2023

[7]品种与氮肥形态对花生叶片铁含量和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 张翔,郭中义,毛家伟,索炎炎,李国平,杨稚娟. 2014

[8]一氧化氮改善铁胁迫玉米光合组织结构及其活性. 敬岩,孙宝腾,符建荣. 2007

[9]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和碳、氮代谢的影响. 关义新,林葆,凌碧莹. 2000

[10]分蘖期控水处理对超级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孔雷蕾,李妹娟,唐湘如,杜尧东,王华. 2015

[11]水氮运筹对膜下滴灌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罗宏海,张宏芝,陶先萍,张亚黎,张旺锋. 2013

[12]不同灌水方式对小麦根系、光合及品质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 2016

[13]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绿豆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闫虎斌,赵雪英,张春明,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 2018

[14]根施γ-氨基丁酸对糯玉米生长、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李武,李春艳,李光玉,梁敏怡,李余良,文天祥,涂攀峰,刘建华. 2021

[15]东北典型区覆膜滴灌春玉米节水增产的光合生理响应. 王传娟,张彦群,王建东,许迪,龚时宏,吴忠东. 2019

[16]氮钾固定配施下施磷量对小麦光合、干物质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岳俊芹,李向东,邵运辉,方保停,王汉芳,张素瑜,张德奇,秦峰,时艳华,杨程,杜思梦. 2020

[17]匀播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金汕,贾永红,孙鹏,刘冲,王欢,罗四维,石书兵. 2021

[18]种植密度对封闭式槽培黄瓜产量、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孟宪敏,刘明池,季延海,武占会,梁浩,赵敏. 2019

[19]苹果密闭园不同间伐方式对光照、光合和生长结果的影响. 李培环,吴军帅,董晓颖,王金政,薛晓敏,路超. 2012

[20]不同缓释肥对茭白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通,武占会,佟静,王丽萍,王宝驹,刘子英.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