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学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关健
作者: 关健;柳学周;蔡文超;徐永江;马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胚胎发育;仔稚鱼形态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7 年 14 卷 04 期
页码: 644-6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杂交是目前水产育种中应用最为广泛、最有成效的育种途径,为了选育一个能够促进中国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改善目前养殖褐牙鲆发病严重的现状的牙鲆类养殖新品种,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犬齿牙鲆(P.dentatus)(♂)的杂交进行了研究。在Nikon MS800解剖镜下对褐牙鲆(♀)×犬齿牙鲆(♂)人工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及胚后发育进行观察,并使用Nikon数码相机拍摄其发育特征,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可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脱膜孵化期共9个时期,除克氏泡出现时期以及胚体开始扭动时期具有相对特异性外,胚胎发育过程与褐牙鲆相比无显著差异。在水温(16.5±0.5)℃,盐度32~33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67 h完成孵化。(19±0.5)℃水温下,仔鱼3 d以前营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3 d开口摄食营外源性营养(前弯曲期仔鱼),20 d左右进入变态期(弯曲期仔鱼),40 d后基本完成变态进入稚鱼阶段,生活方式由浮游转为底栖生活,50 d左右全身被鳞。同时观察了自胚胎发育时期至幼鱼期体表色素的分布及形态变化过程,描述了仔鱼变态期冠状鳍条、眼位置和尾部的发育、变化过程。早期生活史无鳔器官发生。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和仔鱼存活的影响. 关健,柳学周,兰春燕,蔡文超,徐永江,马甡. 2007
[2]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F1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 关健,柳学周,翟毓秀,冷凯良,王志杰,马甡. 2007
[3]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代及亲本群体形态和外周血红细胞DNA含量. 关健,柳学周,刘洪军,郑永允,官曙光. 2011
[4]大西洋牙鲆冷冻精子×褐牙鲆卵杂交胚胎的发育及胚后发育. 田永胜,陈松林,刘本伟,王波. 2006
[5]蓝身大斑石斑鱼冷冻精子(♂)与棕点石斑鱼(♀)杂交后代发育及生长特征分析. 田永胜,唐江,马文辉,成美玲,李振通,吴玉萍,张晶晶,王林娜,庞尊方,王晓梅,翟介明. 2019
[6]星斑川鲽(♀)与石鲽(♂)杂交子代胚胎发育研究. 马贵范,刘振华,田永胜,王波,孙宗哲,李祥孔,宋莉妮,李洪. 2018
[7]平鲷♀与真鲷♂的杂交研究. 江世贵,李加儿,区又君,钟创光,喻达辉. 1997
[8]怀头鲶、鲶及其杂交F_1代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陈军,赵立,赵春刚. 2010
[9]杂交鲶(怀头鲶♀×鲶鱼♂)胚胎发育进程. 潘伟志,陈军,赵春刚,王鹏,王丙乾. 2004
[10]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李振通,田永胜,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子奇,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孙礼娟,翟介明. 2020
[11]我国鱼类胚胎发育研究进展. 陈军平,沈方方,武慧慧,张佳鑫,于若梦,付永杰,谢国强,赵道全. 2021
[12]异源精子诱导犬齿牙鲆的雌核发育. 杨景峰,陈松林,徐亘博,苏鹏志,罗心慧,邵长伟,翟介明. 2009
[13]褐牙鲆幼鱼工厂化养殖密度优化软件的初步实现. 董晓煜,张秀梅,黄国强,张沛东. 2009
[14]悬浮物对褐牙鲆肌肉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肖广侠,徐文远,贾磊,郑德斌,张博,马超. 2016
[15]悬浮物对褐牙鲆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肖广侠,徐文远,贾磊,郑德斌,韩现芹,陈春秀. 2016
[16]胜利原油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鳃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沈春宁,崔毅,陈碧鹃,杨凤. 2009
[17]不同生长环境褐牙鲆的外观性状与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赵侠,关长涛,董登攀,崔勇,李娇,高天翔. 2014
[18]褐牙鲆陆海接力养殖试验. 董登攀,宋协法,关长涛,李娇,崔勇,黄滨,高淳仁,朱建新. 2010
[19]2种新型塑胶环保型网箱养殖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效果的评估. 王腾腾,关长涛,公丕海,崔勇,李真真. 2017
[20]雌二醇(E2)与塑化剂(DIOP)对褐牙鲆幼鱼组织损伤初步研究. 刘志峰,洪磊,郝振林,雷霁霖.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深远海养殖陆基接力研究
作者:张锋;徐永江;隋然;李刚
关键词:
-
5-HMF对黄条鰤生长、肠道组织结构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冯元;周鹤庭;徐永江;崔爱君;姜燕;陈伟
关键词:5-羟甲基糠醛(5-HMF);黄条鰤;肠道组织结构;生长;抗氧化;菌群微生态
-
鱼类神经激肽B生理功能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王滨;田振方;郭慧英;徐永江;崔爱君;姜燕
关键词:鱼类;神经激肽B;组织分布;生殖;信号转导
-
铜暴露对黄条鰤胚胎和初孵仔鱼发育的毒性效应
作者:靳智欣;徐永江;崔爱君;姜燕;王滨;刘新富
关键词:黄条鰤;铜暴露;胚胎发育;仔鱼生长;急性毒性效应;转录组分析
-
花鲈对不同光色的趋向行为与生理适应特性
作者:马斌;徐永江;姜燕;郑纪昌;焦凯丽;刘航;李腾坤
关键词:花鲈;光色;视网膜;抗氧化;钙信号通路;马达蛋白
-
黄条(鱼师)白介素-1β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应答分析
作者:王琳;王滨;徐永江;关长涛
关键词:白介素-1β;免疫应答;细胞因子;黄条(鱼师)
-
鱼类spexin系统鉴定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作者:田振方;王滨;崔爱君;徐永江;柳学周;姜燕;田云臣
关键词:鱼类;spexin;甘丙肽受体;生殖;摄食;信号转导;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