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下游及其主要支流安宁河着生藻类多样性与空间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宝珊

作者: 马宝珊;魏开金;徐进;卢建超;徐滨;朱祥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雅砻江下游;安宁河;着生藻类;纵向梯度;环境因子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1602-16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18年6–8月对雅砻江下游干支流的着生藻类进行调查,并以其主要支流安宁河为代表,重点研究河流纵向梯度下着生藻类的空间分布格局(102°6′6″E, 28°46′21″N~101°49′22″E, 26°38′38″N)。结果显示:雅砻江下游共鉴定着生藻类95种,以硅藻(Bacillariophyta)、绿藻(Chlorophyta)和蓝藻(Cyanophyts)为主。雅砻江干流物种数最多,优势种为曲壳藻属未定种(Achnanthessp.)、异极藻属未定种(Gomphonemasp.)和胶质细鞘丝藻(Leptolyngbya gelatinosa)等;其次为安宁河干流,优势种为曲壳藻属未定种和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elachist);安宁河支流物种丰富度最低,优势种主要为曲壳藻属未定种、胶质细鞘丝藻和异极藻属未定种等。着生藻类平均密度呈雅砻江干流<安宁河支流<安宁河干流趋势。沿着河流纵向梯度,安宁河干流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硅藻密度比例渐趋下降,而绿藻和蓝藻的比例却逐渐升高。水温、浊度和底质类型与雅砻江下游流域着生藻类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密切相关;流速和海拔是影响纵向梯度下安宁河着生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旨在为高原山区河流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并为该流域食物网构建提供基础资料。

分类号: X52

  • 相关文献

[1]安宁河流域夏季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马宝珊,魏开金,徐进,徐滨,朱祥云. 2021

[2]安宁河中游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龙治海. 2020

[3]五里湖人工基质上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周彦锋,周游,尤洋. 2017

[4]安宁河浮游动物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 2017

[5]安宁河中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梁孟,徐进,朱祥云. 2019

[6]太湖五里湖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丁娜,徐东坡,刘凯,周彦锋. 2015

[7]基于着生藻类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明水期三季健康评价. 李喆,霍堂斌,吴松,王继隆,马波. 2019

[8]拉萨河秋季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质评价. 扎西拉姆,周建设,潘瑛子. 2023

[9]烟草青枯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防治探讨. 平新亮,何念杰,林媚,王燕斌,温明霞,冯先桔,蔡文. 2009

[10]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分析与防治对策. 李晓华,李铁军,张俊生,邹桂霞,杨秀荣. 2000

[11]环境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刘建. 2002

[12]西鄂尔多斯濒危植物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陈育,杨劼,张璞进,张雷,清华,赵利清. 2013

[13]贵州绥阳养殖池塘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向燕,关梅,王金乐,李建光. 2014

[14]好氧氨氧化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向燕,李建光,关梅,王金乐. 2012

[1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土壤温度水分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构建和运行. 马力,王辉,杨林章,夏立忠,李运东. 2014

[16]4种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主要环境因子的日变化比较.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陈翠竹,刘兴满. 2008

[17]影响几种芽苗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 张万萍,刘仁杰,江燕,万常蕾. 2011

[18]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研究. 胡守林,万素梅,贾志宽,王勇. 2008

[19]不同栽植模式下枣树叶片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王晶晶,李铭,陈奇凌,郑强卿,高疆生. 2011

[20]草-环境系统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进展. 杨惠敏,王冬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