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园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淑萍

作者: 陆宴辉;崔艮中;张涛;赵腾;解晓军;吴孔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盲蝽;红颈常室茧蜂;性诱剂;寄生率;效益评价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94-19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在山西临猗进行了枣园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示范。组建"冬剪残桩、寄生蜂释放、性诱剂诱捕、生物制剂喷施"为主要措施的枣园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人工大量释放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 Chen et van Achterberg、绿盲蝽性诱剂等技术后,冬枣幼果(疏果前)和果实(疏果后)受害率在绿色防控园分别为14.4%和4.2%,与农户常规防治园的差异不显著;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若虫的平均寄生率为37.5%,显著高于农户常规防治园的6.2%;每公顷枣园总计诱集到30 749头绿盲蝽成虫,平均每个诱捕器能诱捕到绿盲蝽成虫(683.3±23.1)头。6-8月绿色防控园绿盲蝽的数量(5.05±0.86)头/百枝,显著低于农户常规防治园(12.71±2.22)头/百枝。绿色防控技术完全替代化学防治,有效控制了枣园绿盲蝽的种群发生与为害。

分类号: S436.65

  • 相关文献

[1]不同释放密度下红颈常室茧蜂对冬枣园绿盲蝽的寄生效果. 陆宴辉,门兴元,张峰,吴孔明. 2016

[2]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及其为害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 潘洪生,修春丽,罗淑萍,杨益众,陆宴辉. 2018

[3]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的控制潜能. 陆宴辉,李红梅,张峰,吴孔明. 2012

[4]性诱捕器对樱桃园绿盲蝽的控制作用. 公义,肖云丽,赵中华,武海斌,王利平,杨勤民. 2018

[5]苹果园绿盲蝽性诱剂监测与诱集方法研究. 苏恒,孙小旭,张金勇. 2021

[6]红颈常室茧蜂蛹发育的形态特征. 田苗苗,夏亚运,蔡笃程,罗淑萍. 2019

[7]红颈常室茧蜂雌性生殖系统及卵巢管形态学观察. 夏亚运,田苗苗,李明明,毛建军,蔡笃程,罗淑萍. 2019

[8]不同温度条件下红颈常室茧蜂蛹和成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 韦宁,蔡笃程,罗淑萍. 2017

[9]温度和光周期对红颈常室茧蜂滞育诱导的影响. 周怡克,罗淑萍,褚栋,陆宴辉. 2025

[10]畜牧科技成果效益评价指标构成的初步探讨. 裴晓红. 2009

[11]退耕坡地高羊茅种子生产及效益评价. 牟琼,唐成斌,吴佳海,陈燕萍,熊先勤. 2006

[12]宁南黄土丘陵区集雨补灌节水农业效益评价. 杨永辉,赵世伟,黄占斌,宋松柏,刘娜娜,曹丽花. 2009

[13]优质苜蓿干草在奶牛日粮中的功能与效益评价. 闫祥洲,朱世晨,祁鹏,冯长松. 2015

[14]广西晚稻赶早稻综合开发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2001

[15]我国石漠化地区乡土构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郭文,熊康宁,刘凯旋,张锦华,杨苏茂. 2018

[16]马铃薯蚕豆间套作系统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与效益评价. 李萍,张永成,田丰. 2012

[17]试论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带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文剑平,计文瑛,张壬午. 1993

[18]世行加灌三期WUA项目在宁夏农垦系统的实施及管理效益评价. 门惠芹,张启敏. 2009

[19]辽宁省鲜食玉米复种模式效益评价研究. 张鹏,安颖蔚,冯良山. 2017

[20]新疆南疆三地州扶贫资金效益评价研究——基于变截距面板模型的实证. 杨庆许,陈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