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娟
作者: 马娟;刘京宝;朱卫红;黄璐;宇婷;乔江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组选择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944-9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一般配合力(GCA)是评价亲本自交系利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为解析玉米配合力遗传机理,以NCII遗传交配设计获得的537份杂交组合为材料,结合玉米5.5K液相育种芯片的11 734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采用7种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MGWAS)方法挖掘新乡、周口和综合环境穗行数、粒长和粒宽GCA显著关联位点,并在MGWAS研究基础上利用5种基因组选择方法对GCA效应开展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6个SNPs与穗行数以及2个籽粒性状GCA显著关联(P<8.52×10-7),其中10个位点被2~5种MGWAS方法同时检测到,8个SNPs被至少2个环境共定位。6个SNPs(1_43440622、2_69742504、2_71037706、2_197716855、5_219239213和8_134634317)为环境稳定和MGWAS方法稳定重叠的位点,是控制穗行数和籽粒性状GCA效应的重要位点。穗行数和粒宽GCA利用5种随机效应模型取得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为0.62~0.74,粒长GCA基因组预测精度较低,为0.28~0.45。3个环境中,多数情况下将不同MGWAS挖掘的显著SNPs作为固定效应加入最佳线性无偏估预测(GBLUP)和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会提高穗行数和2个籽粒性状GCA的预测准确性,穗行数和粒宽的提高率为0.66%~15.96%,粒长的提高率为9.26%~83.05%。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基因功能验证以及关键位点的基因组选择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信息和技术指导。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预测. 马娟,黄璐,宇婷,郭国俊,朱卫红,刘京宝. 2024
[2]玉米穗长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预测. 马娟,朱卫红,刘京宝,宇婷,黄璐,郭国俊. 2023
[3]高粱千粒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候选基因预测. 邹桂花1,丁延庆2,徐建霞2,曹宁2,陈合云1,刘合芹1,郑学强1,张立异2. 2022
[4]分子遗传技术在家畜遗传评定中的应用. 狄江,王琼,拉扎提. 2009
[5]基因组选择方法研究进展. 王欣,孙辉,胡中立,徐辰武. 2018
[6]基因组选择及其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宋海亮,胡红霞. 2022
[7]猪基因组选择"两步走"策略的计算机模拟评估. 唐振双,殷东,尹立林,马云龙,项韬,朱猛进,余梅,刘小磊,李新云,邱小田,赵书红. 2021
[8]对比Bayesian B等多种方法的大豆全基因组选择应用研究. 唐友,郑萍,王嘉博,张继成. 2018
[9]畜禽基因组选择方法研究进展. 鲍晶晶,张莉. 2020
[10]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在反刍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林秀蔚,韩永胜,王洪宝,丁得利,刘文,姚美玲,李青莹,王艳菲,朱元芳. 2024
[11]基因组选择背景下奶牛体外受精的40年. 蔡高占,张汝美,王亚琴,黄国锋,李俊婷,刘小涛,姚文龙,周浩,李建斌,仲跻峰. 2021
[12]基于基因组选择分析解析中国美利奴羊(OAR2)脱毛症的遗传规律. 李亮,胡登林,罗鹏辉,杨会国. 2022
[13]丹系猪及我国猪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袁颖琳,白江松,杜建勇,苏国生,张勤,王晓. 2023
[14]中国种业科技创新的智能时代——“玉米育种4.0”. 王向峰,才卓. 2019
[15]金陵花鸡基因组选择效果分析. 杜永旺,黄超,王一东,蔡日春,余洋,赵桂苹,郑麦青. 2023
[16]基因组选择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陈雨,姜淑琴,孙炳蕊,潘大建,范芝兰,陈文丰,李晨. 2017
[17]基因组选择育种探讨. 吴建忠. 2022
[18]基因组选择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王海锋,李诚兰,岳耀敬. 2024
[19]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的贝叶斯方法. 王重龙,丁向东,刘剑锋,殷宗俊,张勤. 2014
[20]梅花鹿育种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周雅,张禾垟,郑军军,刘琳玲,李浩东,王桂武.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赤霉素3-β-双加氧酶(AhGA3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李海芬;鲁清;刘浩;温世杰;王润风;黄璐;陈小平;洪彦彬;梁炫强
关键词:花生;GA3ox;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
-
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灌浆期籽粒氮、锌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作者:张盼盼;乔江方;李川;张美微;穆蔚林;郭涵潇;岑俊娟
关键词:夏玉米;氮锌配施;灌浆期;氮元素;锌元素;吸收;转运
-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甘蔗糖分估算模型研究
作者:陈燕丽;黄璐;杨邵锷;孙明;丁美花;黄立宁;马瑞升;梁驰;杨鑫;陈诚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高光谱;甘蔗糖分;植被指数;模拟模型
-
高产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苏夏18的选育
作者:黄璐;张晓燕;王书维;袁星星;陈新;王润东;薛晨晨
关键词:苏夏18;大豆;选育;高产;早熟
-
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预测
作者:马娟;黄璐;宇婷;郭国俊;朱卫红;刘京宝
关键词: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组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
甘薯斑驳坏死病发生的温度效应和防控药剂筛选
作者: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关键词:甘薯;斑驳坏死病;终极腐霉;杀菌剂;毒力
-
施氮量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乔江方;何佳雯;侯传伟;张美微;杨铭波;韩琳琳;张盼盼;李川;牛军;郭涵潇;穆蔚林
关键词:夏玉米;施氮量;籽粒灌浆;籽粒品质;脱水速率;植株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