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县域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毕继业

作者: 毕继业;朱道林;王秀芬;陈百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县域;生产潜力;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8 年 24 卷 01 期

页码: 102-108+321-32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该文通过构建生产潜力计算模型,利用GIS技术,定量计算了县域尺度的中国(台湾省除外)粮食生产潜力,以此为基础,结合收集到的全国县域尺度粮食现实产量数据,计算了中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中国的粮食生产潜力普遍表现为东南高于西北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平均光合、光温、光温水、水资源、土地生产潜力依次为65.12,16.82,13.74,15.27和11.07 t/(hm2·a);县域平均光合资源、光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分别为10.93%、41.43%、46.93%和65.4%,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中国县域之间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以及黄土高原地区为县域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区域,西北、黄淮海、四川盆地区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地区。

分类号: F326.1

  • 相关文献

[1]从栅格到县域: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潜力区域差异分析. 封志明,杨艳昭,张晶,王秀芬. 2007

[2]辽宁省:洒向满乡都是情. 孟凡荣. 2008

[3]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文龙,余翠,赵新来,梁天刚,张金林,许静. 2017

[4]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毛小报,傅琳琳,毛晓红,阿迪拉·艾海提. 2019

[5]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 刘剑钊,袁静超,梁尧,贺宇,张水梅,史海鹏,蔡红光,任军. 2021

[6]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张帆. 2021

[7]辽宁地区两种菊科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光合特性比较. 魏子上,陈新微,杨殿林,皇甫超河. 2017

[8]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王美云,任天志,赵明,李少昆,王晓波,李立娟,陈长利. 2007

[9]收播期调控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杰,周帅,刘灵艳,何昕楠,南镇武,孟维伟,王娜,韩伟,王旭清,刘开昌. 2020

[10]冬小麦-夏玉米“双晚”种植模式的产量形成及资源效率研究. 付雪丽,张惠,贾继增,杜立丰,付金东. 2009

[11]稻麦两熟系统适期晚播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习敏,杜祥备,吴文革,孔令聪,陈金华,岳伟,许有尊,周永进. 2020

[12]黄淮海平原南部不同种植体系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研究. 周宝元,葛均筑,侯海鹏,孙雪芳,丁在松,李从锋,马玮,赵明. 2020

[13]辽宁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生产力和氮肥效率对施氮水平的响应差异. 李志杰,张振平,张艺,邓艾兴,宋振伟,郑成岩,张卫建. 2013

[14]保水缓释肥料在甘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吉进,邹国元,张志刚,刘宝印,杨宝峰,仵刚成. 2006

[15]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赵杨,郝玉波,李梁,张卫建. 2012

[16]播期与开沟深度对春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向午燕,白伟,冯良山,蔡倩,张哲,孙占祥,冯晨. 2023

[17]沈阳地区3种新型复种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杜桂娟,曹敏建,马凤江,杨姝. 2012

[18]长江中游玉米多熟制模式创新及效应分析. 展茗,赵明,李淑娅,田少阳,袁国印,葛均筑,翟中兵,凌霄霞. 2015

[19]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 周丽慧,孙凯文,朱镇,赵凌,陈涛,赵庆勇,张亚东,王才林. 2023

[20]两年期多熟制西瓜、花生主体栽培模式研究. 王永歧,寇长林,王秋杰.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