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节期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品种间产量及生理响应的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封富

作者: 封富;黄桂荣;王雅静;张欣莹;王涛;钟秀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产量;抗旱性;气孔调节;渗透调节;膜稳定性调节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43-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拔节期干旱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重要灾害,揭示不同品种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的差异,可为鉴选与培育抗旱品种提供指导。选取黄淮海平原不同冬麦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晋麦47、洛旱2号、石家庄8号、豫麦18和郑麦9023共5个品种和1个抗逆性较弱的品种偃麦20,利用防雨棚开展盆栽试验研究。从籽粒产量以及气孔特性、膜稳定性和渗透调节特性等方面,分析拔节期受水分胁迫后,各品种抗旱性和干旱胁迫响应途径的差异。结果表明:(1)灌溉条件下,晋麦47、洛旱2号和石家庄8号产量较高,豫麦18和偃麦20产量较低。拔节期受干旱胁迫后,晋麦47、洛旱2号和豫麦18产量较高,石家庄8号和偃麦20产量较低。可见,以籽粒产量为抗旱性评价的核心指标,晋麦47、洛旱2号和豫麦18抗旱性较强,石家庄8号和偃麦20抗旱性较弱,郑麦9023抗旱性居中。(2)3个抗旱品种间干旱胁迫响应途径并不一致。与抗旱性较弱的石家庄8号和偃麦20相比,拔节期干旱胁迫下,豫麦18气孔导度较低,气孔调节能力强;洛旱2号细胞渗透势较低,渗透调节能力较强;洛旱2号膜离子渗漏率较低,膜稳定性较强;晋麦47在气孔调节、渗透调节和膜稳定性调节方面与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冬小麦品种间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途径存在差异。因而品种的抗旱性难以通过单一生理指标科学评价,需要多指标联合鉴定。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主要性状与抗旱性、产量关系的研究. 卫云宗,乔蕊清,董居义,王娟玲,谢富来. 1990

[2]冬小麦电解质对渗透势及产量和抗旱性的影响. 王雪征,陈淑萍,茜晓哲,庞建周. 2012

[3]甘蔗抗旱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伟丽,李杨瑞. 2006

[4]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3种苹果砧木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徐启贺,李壮,徐锴,王昆,杨峰,程存刚. 2010

[5]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渗透调节与抗旱性的关系. 高爱丽,赵秀梅,秦鑫. 1991

[6]干旱胁迫下聚丙烯酰胺浸种对谷子种子萌发及幼苗期抗旱性的影响. 柯贞进,尹美强,温银元,黄明镜,黄学芳,郭平毅,王玉国,原向阳. 2015

[7]植物营养与作物抗旱性. 张士功,刘国栋,刘更另. 2001

[8]干旱胁迫下心叶驼绒藜生理响应特性. 柯梅,侯钰荣,魏鹏,兰吉勇,康帅,李超. 2023

[9]不同甘薯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比较. 钟月仙,张灿,陈思仰,邱永祥. 2024

[10]托里阿魏叶片蒸腾调节规律动力学测定方法探索. 张萍,郝秀英,于瑞凤,周红梅,朱建军. 2018

[11]脱落酸(ABA)在气孔调节中的作用. 李孟军,郭秀林. 2000

[12]湿涝胁迫对平作和垄作花生渗透调节能力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娟,张俊,臧秀旺,汤丰收,董文召,苗利娟,张忠信,徐静. 2015

[13]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愈伤组织的影响. 侯建华,耿庆汉,胡荣海. 1992

[14]冬小麦种质资源丰产抗旱性表型鉴定及分析. 郭鹏燕,任杰成,赵吉平,许瑛,岳忠孝,张瑞栋. 2019

[15]10个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郑立龙,李兴茂. 2021

[16]小麦抗旱性遗传模型及适宜选择世的分析. 卫宗,乔蕊清. 1997

[17]节水 抗逆 稳产 广适型冬小麦新品种衡S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孟祥海,李强,赵明辉,李丁,魏建伟,乔文臣,李会敏,孙书娈,赵凤梧. 2017

[18]抗旱、耐深播冬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研究. 宁东贤,王睿,杨秀丽,张定一,肖俊红,闫翠萍,曹勇,逯腊虎. 2016

[19]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抗旱性鉴定及相关抗旱指标分析. 曹俊梅,周安定,吴新元,张新忠,芦静,黄天荣,高永红. 2011

[20]冬小麦抗旱性节水性和产量关系的研究. 张明义,张娟.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