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BH_1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效果及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荣君

作者: 郭荣君;刘杏忠;杨怀文;仝赞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芽孢杆菌BH1;大豆;根际;拮抗机制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

ISSN: 1005-9261

年卷期: 2003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180-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芽孢杆菌BH1分离于大豆根际,在温室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防效达56.1%,增产7.6%。该菌株发酵无菌滤液对尖孢镰刀菌F3、茄孢镰刀菌W1和镰刀菌S1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热处理较稳定。对其抗利福平标记株B R+ 4与大豆根系的亲和性研究表明,BH1可定殖于无菌土和病土中生长的大豆根际,且动态变化趋势相似,但在无菌土中数量略高于病土。组织印记法表明:B R+ 4可在整个大豆根系生长。扫描电镜观察发现,BH1主要存在于根表凹陷处,在根尖或侧根处则很少。透射电镜观察,根细胞间隙内未检测到BH1。在大豆根际的定殖试验说明,B R+ 4与大豆根系有很好的亲和性,对营养和空间位点的竞争是其拮抗病原菌的主要机制。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芽孢杆菌BH_1防治大豆根腐病的及机制. 郭荣君,刘杏忠,杨怀文,仝赞华. 2003

[2]利用根箱法解析大豆苗期氮磷吸收及其在根际分布的特征. 金剑,王光华,刘晓冰,潘相文,刘杰. 2005

[3]PCR-DGGE方法解析大豆根际不同距离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于洪涛,申忠宝,沈德茹,金剑,王光华. 2010

[4]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红骥,孙彬,裴占江,高亚冰,唐永庆,于德才,刘杰. 2010

[5]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农艺对策研究——重迎茬大豆的根际微生物. 何志鸿,许艳丽,刘忠堂,韩晓增,何雪莹. 2012

[6]三种长残留除草剂对大豆根际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张玉磊,张宇. 2011

[7]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谷思玉,李欣洁,魏丹,李玉梅,金梁,赵富阳,郭文义,徐猛,赵赛东. 2014

[8]抗病性不同大豆品种根面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Ⅰ.非连作大豆(正茬)根面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陈宏宇,李晓鸣,王敬国. 2005

[9]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孙磊. 2008

[10]水产养殖中嗜水气单胞菌拮抗菌的研究进展. 张静,陈红莲,鲍俊杰,汪翔,王永杰. 2020

[11]产几丁质酶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作用. 孙建波,王宇光,李伟,彭明. 2010

[12]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拮抗机制. 王芊. 2001

[13]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 高丽辉,左豫虎,台莲梅,刘淑霞. 2010

[14]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S12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制的分析. 李全胜,谢宗铭,张国丽,武冬梅,马盼盼. 2015

[15]棘孢木霉JM-1菌株对麦根腐离蠕孢的拮抗机制. 张眉,吴斌,徐德坤,王升吉,辛相启,姜珊珊. 2019

[16]绿色木霉对疫霉病菌的拮抗机制及温室效果. 龚明波,朱昌雄,蒋细良,田云龙. 2004

[17]长枝木霉菌株T05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 吉海龙,伊洪伟,池玉杰. 2016

[18]豇豆枯萎病生防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抗病机理初探. 谢海鹏,林樱桃,吴小燕,林俊旭,林明智,麦贤俊,陈子跃,谢文,孔祥义. 2023

[19]淡紫拟青霉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与机制分析. 李芳,史怀,刘波,陈家骅. 2005

[20]高寒沙化草地不同灌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有机碳含量特征. 杜明新,张丽静,梁坤伦,周志宇,郭霞,卢鑫,陶晓慧.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