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磊

作者: 张磊;李富兴;戴瓯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鉴定;大豆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322-325

摘要: 本文报道了大豆孢囊线虫5号小种的鉴定结果.以美国等目前统一应用的一套鉴别寄主的方法对蒙城县病圃里的大豆孢囊线虫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该5号小种相当于美国和日本已鉴定发现的同号生理小种.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我国大豆孢囊线早抗源筛选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崔文馥. 1998

[2]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赵荣娟,王岚,颜清上,陈品三,李强. 2002

[3]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_(10)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分析研究. 史宏,任小俊,马俊奎,王勇,赵晶云,刘学义. 2008

[4]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小种的遗传和转育. 王志,李莹. 1990

[5]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相关基因RAPD标记的获得. 马俊奎,任小俊,刘学义,章彦,方宣钧. 2001

[6]大豆抗孢囊线虫病新品种选育及遗传机制研究. 宋书宏,苏黎,蔺瑞明,陈艳秋,董丽杰. 2000

[7]富锦市大豆孢囊线虫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李肖白,刘冰,朱长明,张国勤. 2008

[8]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骨干亲本抗性差异分析. 马俊奎,史宏,任小俊,刘学义. 2003

[9]抗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高明杰,吴俊江,刘丽君,郝连林. 2001

[10]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研究:Ⅱ.抑制线…. 颜清上,陈品三. 1997

[11]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张磊,戴瓯和. 1991

[12]大豆孢囊线虫病鉴定病土毒性稳定性研究. 马俊奎,任冬莲,任小俊,史宏,王勇,刘学义. 2006

[13]灰布支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14号小种的抗性遗传. 彭德良,陈受宜. 2000

[14]大豆重迎茬专用肥肥料效应试验. 安景文,解占军,刘慧颖,华丽民,王秀娟,季相金. 2003

[15]大豆F_1代群体对孢囊线虫3号优势生理小种抗性遗传. 薛庆喜,马书君,张玉华. 1991

[16]灰布支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14号小种的抗性遗传. 彭德良,陈受宜. 2000

[17]大豆抗SCN_3种质资源的创新. 王守义. 2004

[18]中国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鉴定标准商榷. 任小俊,马俊奎,史宏,王勇,任冬莲,赵晶芸,刘学义. 2007

[19]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7号生理小种的研究初报. 张东生,陈森玉. 1987

[20]艾球孢囊线虫(Globodera artemisiae)在我国的发现初报. 郑经武,马承铸.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