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技术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鉴毅

作者: 刘鉴毅;谭永安;庄平;李长松;谭启森;刘明国;陈溢安;卢兴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大鲵;子二代;全人工繁殖;制种

期刊名称: 经济动物学报

ISSN: 1007-7448

年卷期: 2004 年 8 卷 03 期

页码: 167-170

摘要: 为了推动中国大鲵人工生态繁殖和迁地保护的成功 ,系统介绍了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的技术路线 ,首先收集野生中国大鲵经人工驯养成为亲本种鲵 ,种鲵进行人工催产获得卵子、精子 ,经人工授精产生受精卵 ,再经人工孵化获得子一代幼苗 ,子一代经人工培育 2~ 3年产生子一代后备种鲵 ,再通过生理生态人工强化培育获得 1998年、1999年子一代亲本 ,然后经人工繁殖产生子二代大鲵 ,子二代大鲵可以放归自然保护区或供科研、观赏、商品鲵等利用。从 1998~ 2 0 0 3年共生产子一代 1 5万余尾 ,2 0 0 2年生产子二代 12 6 0尾 ,2 0 0 3年 4 80 6尾 (2年合计子二代 6 6 0 6尾 ) ,种群数量从最初的 1996年的 10 0尾增加到 2 0 0 3年的 2 31万尾 ,增长2 31倍 ,实践证明 ,此技术路线正确、可行。

分类号: S966.6

  • 相关文献

[1]中国大鲵子二代规模化人工孵化技术的研究. 刘鉴毅,谭永安,卢兴孙,范其杰. 2005

[2]中国大鲵子二代的健康养殖及其病害防治. 谭永安,刘鉴毅,陈溢安,叶美茜,范结其,卢兴荪. 2005

[3]胭脂鱼的亲鱼培育技术初探. 邓晓川,郭静. 2011

[4]缺帘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徐绍刚,田照辉,朱华,李建平. 2008

[5]黄山回溪河养殖光唇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凌俊,江河,段国庆,胡玉婷,周华兴. 2017

[6]全人工繁殖达氏鲟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龚全,李强,杜军,赵刚. 2017

[7]施氏鲟全人工繁殖研究初报. 曲秋芝,孙大江,马国军,吴文化,邱岭泉,王丙乾. 2002

[8]广东鲂全人工繁殖的研究. 庞世勋,谢刚,许淑英,叶星,苏植逢,潘德博,祁宝伦,林郎. 1998

[9]广东沿海驯养条石鲷的全人工繁育及苗种生物学. 区又君,李加儿,蔡文超,林锋. 2014

[10]中国大鲵生长激素受体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胡乔木,田海峰,孟彦,肖汉兵. 2016

[11]隐鳃鲵科的生物地理与种群遗传研究进展. 张书环,梁志强,杜浩,张辉,王崇瑞,危起伟. 2019

[12]提高大鲵人工繁殖出苗率的关键技术. 王永杰,陈红莲,王银东,饶福江. 2017

[13]野生中国大鲵的人工驯养. 陈春娜. 2009

[14]中国大鲵在华南地区最适人工繁殖时期. 刘鉴毅,庄平,谭启森,刘明国,何新梁. 2005

[15]中国大鲵小肠和胰脏的超微结构观察. 王尚洪,余扬帆,王芳,吴娣,黄洪辉,吴志强. 2012

[16]出口苤蓝种子制种技术. 吴国平,王建华,陈智超,毛忠良. 2013

[17]2014年赤峰地区万寿菊杂交制种情况调研分析. 胡海波,郝永丽,高博,李杰. 2015

[18]苜蓿制种灌水方式探讨. 孟季蒙,张震,尹君亮. 2012

[19]玉米杂交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措施. 孙卫永,尹航,郝德荣. 2015

[20]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的培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唐红生,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任仲玲,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