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介导的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刘庆

作者: 王刘庆;王龑;王琦;刘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原生质体;转化子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928-9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不仅能够引起谷物霉腐,而且能够代谢产生具有强肾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赭曲霉也能够发酵应用于甾体转化和生产木葡聚糖酶等有益方面。为深入解析赭曲霉中OTA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以及探索其有益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基于同源重组的原理,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成功构建了赭曲霉的遗传转化体系。基于赭曲霉对潮霉素的敏感性,本研究选择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作为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筛选标记基因,筛选浓度为70μg/m L以上,为保障筛选的稳定性和减少假阳性,选择浓度100μg/m L的潮霉素进行筛选。赭曲霉原生质体的质量和浓度是转化成功的必备条件,本研究优化2%蜗牛酶和2%纤维素酶为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细胞壁酶解条件。本研究采用融合PCR和巢式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上下游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相融合的拟转化DNA片段,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将拟转化DNA片段转化入赭曲霉原生质体,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测序验证鉴定是否为阳性转化子。赭曲霉遗传转化体系的成功构建为今后赭曲霉在OTA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和工业生产应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分类号: Q93

  • 相关文献

[1]原生质体法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李超,高利,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7

[2]一种新型天然脲酶抑制剂曲霉素的结构与抑酶效应. 林新坚,陈济琛,郑时利,IR.Freney,刘中柱. 1997

[3]不同培养基对赭曲霉生长及产毒能力的影响. 刘菲,王龑,王刘庆,王琦,王云,刘阳. 2017

[4]微生物代谢产物I_(36)N对土壤脲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陈济琛,林新坚,韩闽毅,郑时利,刘中柱. 1996

[5]赭曲霉产生的脲酶抑制剂的提纯与动力学. 林新坚,陈济琛,郑时利,刘中柱,Freney J R. 1997

[6]脲酶抑制剂产生菌筛选和抑制剂的提取. 林新坚,陈济琛,郑时利,韩闽毅,刘中柱. 1997

[7]粉红粘帚霉67-1转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子生物学特性及高效工程菌株的筛选. 谢响明,李世东. 2012

[8]农杆菌介导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 宋培玲,皇甫海燕,史志丹,燕孟娇,郝丽芬,皇甫九茹,贾晓清,郭晨,杨永青,李子钦. 2021

[9]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最适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李丹丹,何婷,王梦可,刘太国,刘博,陈万权,玄元虎,高利. 2020

[10]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尖孢镰刀菌遗传转化体系构建. 李娟,邱睿,张盈盈,李小杰,李成军,李淑君. 2022

[11]农杆菌介导的绿木霉ZBS6的T-DNA转化研究. 孙虎,施艳,薛保国,杨丽荣,梁慎,全鑫,刘德畅. 2011

[12]农杆菌介导转化莱茵衣藻体系的优化. 覃晓云,李芳,王树军,刘志媛. 2021

[13]一种评价甘蓝枯萎病菌转化子致病力的方法. 李伶俐,向红琼,李兴红,严红,杨腊英,燕继晔. 2012

[14]Gme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 孙文丽,刘昱辉,吴元华,贾士荣. 2006

[15]苎麻根际免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及抗镉细菌的筛选. 江洁,杨喜爱,潘超虎,张桂敏. 2013

[16]农杆菌介导的轮枝镰孢GFP和DsRed遗传转化及转化子特性分析. 吴磊,李洪杰,王晓鸣,朱振东,段灿星,武小菲. 2010

[17]拟轮枝镰孢ATMT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分析. 孙华,马红霞,丁梦军,李坡,石洁,刘树森. 2019

[18]葡萄溃疡病菌转化子致病力快速评价体系的建立. 刘爱芬,张鑫,张玮,燕继晔,刘瑞琪,庞倩茹,李兴红,黄金光. 2013

[19]胡萝卜再生体系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郑回勇,郑金贵,许明,刘峰,赵伊英. 2002

[20]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梁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肖军,石太渊,郑秀春,段有厚.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