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穗突变体基因的鉴定和染色体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红昌

作者: 李红昌;钱前;王赟;李晓波;朱立煌;徐吉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白穗突变体;叶绿体;微卫星标记;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03 年 48 卷 03 期

页码: 268-2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一个水稻籼粳交F6后代自然群体中获得1例白穗突变体,其成熟植株基部少数叶片中脉呈现白色,抽穗后穗粒内外稃和枝梗均表现白色.用突变体作母本与一粳稻恢复系品种制7杂交,获得一个F2分离群体.初步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属单基因隐性性状.利用已定位的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发现该基因位于水稻第1染色体上.进一步根据已完成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寻找微卫星位点,连锁分析显示,该基因位于微卫星标记SSR101和SSR63.9之间,分别相距2.3和0.8cM:并与微卫星标记SSR17呈共分离.该基因暂定名为wp(t).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白穗突变体wp6的发现及研究. 从夕汉,阮新民,罗志祥,白一松,杨联松,罗玉祥,施伏芝. 2018

[2]水稻温敏转绿突变体osv15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齐岳翰,李瑞莉,王芳,刘洪家,易可可,朱诚. 2018

[3]水稻白条纹转绿突变体wsl887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鄢小青,陈能刚,李欢,陈锋,宋泽,余显权. 2021

[4]水稻淡绿叶基因PGL11的鉴定与精细定位. 涂政军,邹国兴,黄李超,陈龙,代丽萍,高易宏,冷语佳,朱丽,张光恒,胡江,任德勇,高振宇,董国军,陈光,郭龙彪,钱前,曾大力. 2017

[5]一个新的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9108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刘晓敏,孙志广,迟铭,邢运高,徐波,李景芳,刘艳,卢百关,王宝祥,徐大勇. 2024

[6]一个新的水稻叶绿素缺失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黄晓群,王平荣,赵海新,邓晓建. 2007

[7]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形态观察及基因初步分析. 潘英华,秦学毅,罗兴录,朱汝财. 2009

[8]应用微卫星标记定位水稻恢复系密阳46的主效和微效恢复基因. 李广贤,屠国庆,张克勤,姚方印,庄杰云. 2005

[9]一个水稻苗期白条纹叶及抽穗期白穗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金怡,刘合芹,汪得凯,陶跃之. 2011

[10]粳稻云引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定位. 张建福,王国英,谢华安,凌忠专. 2003

[11]水稻稀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的精细定位. 王贇,肖晗,钱前,李红昌,李仕贵,朱立煌. 2003

[12]谷子条纹叶突变体A36-S的细胞学特性分析及基因定位. 张硕,智慧,唐婵娟,罗明昭,汤沙,贾冠清,贾彦超,刁现民. 2021

[13]小麦白粉病抗病新基因PmHNK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李春鑫,许为钢,王根松,胡琳,张磊,张建周,董海滨. 2009

[14]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3的微卫星标记. 韩建东,李伟华,曹远银,宫志远,姚强. 2012

[15]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7的抗条锈病SSR分子标记定位. 魏会廷,胡晓蓉,彭正松,杨武云. 2007

[16]粗山羊草间杂交及抗条锈病新基因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 张海泉,符海霞,马淑琴. 2009

[17]小麦农家品种赤壳中一个主效抗条锈病基因的微卫星标记和定位(英文). 刘方慧,牛永春,邓晖,檀根甲. 2007

[18]大豆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机理研究及相关基因定位. 李文杨,邱丽娟. 2008

[19]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基因的微卫星标记. 李玉玲,余永亮,刘艳阳,李学慧,付家锋,张中伟,陈欢庆. 2008

[20]用微卫星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马渐新,周荣华,董玉琛,王晓鸣,贾继增.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