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丹菌质发酵工艺的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林用

作者: 郑林用;魏巍;许晓燕;余梦瑶;江南;何斌;罗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向固体发酵;灵芝;丹参;灵丹菌质

期刊名称: 时珍国医国药

ISSN: 1008-0805

年卷期: 2011 年 03 期

页码: 653-6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灵芝与丹参双向固体发酵菌株,优化发酵工艺参数,获得灵丹菌质最适的发酵组合及工艺参数。方法由不同灵芝菌株与丹参药性基质组成不同的发酵组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双向固体发酵,以菌丝长势,菌质药效、毒性、化学成分为指标进行发酵菌株筛选及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灵芝菌株ZL30与丹参双向固体发酵时菌丝长势尤佳、菌质活血化瘀药效显著,为最优发酵菌株,其组合为最适发酵组合,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基质含水量70%、灭菌温度100℃、灭菌时间60 min、发酵终点40 d。结论以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为原理和方法进行灵丹双向固体发酵及灵丹菌质的研发、利用,切实可行。

分类号: S567.39

  • 相关文献

[1]蛹拟青霉-金针菇菇柄双向固体发酵条件及抗氧化活性. 朱蕴兰,陈宏伟,陈安徽,户泽荣,李昕,孙鹏. 2019

[2]碳氮比对真菌发酵桑枝-燕麦麸皮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倩,张佳婵,王昌涛,王守现,赵丹,王亚琳. 2019

[3]微生物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高慧娟,郑林用,余梦瑶,许晓燕,江南,王世宽,罗霞. 2011

[4]不同产地的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刘铭,彭玮欣,田伟,温春秀,焦永刚,谢晓亮. 2004

[5]丹参施肥数学模型研究. 翟彩霞,温春秀,张彦才,王丽英,李巧云,陈丽莉. 2009

[6]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翟彩霞,温春秀,王凯辉,张彦才,王丽英,李巧云,陈丽莉. 2008

[7]基于五杆机构的丹参膜上移栽机构设计与试验. 徐高伟,刘宏新,荐世春,史嵩,何腾飞. 2018

[8]甘草和丹参对鲟生长及脂肪肝修复的研究. 张洪玉,夏磊,彭翔,赵明军,兰烨荣,唐夏. 2014

[9]丹参基因组SSR的开发及其多态性分析. . 2019

[10]丹参种子航天搭载的诱变效应研究. 王志芬,单成钢,苏学合,闫树林. 2007

[11]丹参枯萎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 缪作清,杨光,邵爱娟,黄璐琦,申业,王雪,陈美兰. 2013

[12]南欧丹参、丹参及滇丹参的比较. 李珊珊,吴维坚,杨敏,郑开斌. 2018

[13]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丹参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万修福,王升,张燕,王铁霖,葛阳,高素霞,康传志,吕朝耕,王瑞杉,郭兰萍. 2021

[14]河南产区丹参根腐病病原鉴定. 杨瑾,文艺,高素霞,刘玉霞,鲁传涛,王飞,刘红彦. 2021

[15]丹参提取剩余物作为动物抗氧化保健品的探讨. 李鹏,夏树立,郑成江,王文杰. 2010

[16]波依定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对照观察. 张谦,任兵,刘丹,杨发文. 2000

[17]丹参膜上倾斜移栽机构设计与试验. 徐高伟,刘宏新,FARMAN A C,方会敏,荐世春,何腾飞. 2019

[18]产复康中5种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别. 王东升,尚小飞,苗小楼,张世栋,董书伟,魏立琴,邝晓娇,严作廷. 2015

[19]光伏-丹参生产模式下的光照变化及其对丹参生长的影响. 单成钢,王宪昌,张教洪,马炳鹏,李桂祥,倪大鹏,朱彦威,王志芬. 2018

[20]四川道地药材丹参适宜干燥加工方式优选研究. 陶珊,吴宇,彭芳,毛常清,施田田,袁灿,米亚东,张超.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