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富集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壮

作者: 李壮;马俊;杨艺玥;贾莉;肖明;王淼;王珊珊;郑鹭飞;邵华;王静;佘永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分子印迹;静电纺丝;微流控芯片;富集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2 年 023 期

页码: 7546-75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集成分子印迹技术、静电纺丝技术和微流控技术构筑分子印迹微流控芯片,设计能够承载纳米纤维膜的微流控芯片,并研究其在玉米赤霉烯酮前处理富集中的应用。方法 以沉淀聚合法合成玉米赤霉烯酮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粒,通过分子印迹材料与聚丙烯腈纺丝液的比例优化,筛选距离、电压、流速等静电纺丝条件,最终在纺丝距离15 cm、纺丝电压17 kV、流速控制30μL/min等纺丝条件下,制备了对目标物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结合AutoCAD设计、雕刻机铣削加工等制膜条件,获得分子印迹微流控芯片,通过恒流泵将样品样液匀速通入芯片,利用芯片内部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进行富集。结果 微流控分子印迹纳米膜对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的富集可达75.56%~94.50%,相对标准偏差在0.43%~2.66%。结论 该芯片对目标物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能够应用于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富集与净化。

分类号: TS201.6

  • 相关文献

[1]一种用于清除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研究. 邵奕珉,邾静静,韩铮,杨宪立,陈珊珊,聂冬霞. 2017

[2]玉米淀粉糖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刘福红,曹菲,王暑文,马惠彦,龚剑. 2011

[3]静电纺明胶/壳聚糖可食用纳米纤维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抑菌特性研究. 刘旖旎,许晓曦,刘芳,孙芝兰,吴海虹. 2020

[4]氟吡菌酰胺纳米纤维剂的研制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 凌文政,曹海潮,余佳敏,宗浩,王凯,冯超,陈丹. 2024

[5]静电纺丝技术在农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上官文杰,梅向东,胡帅,赵鹏跃,曹冲,李凤敏,黄啟良,徐洪亮,曹立冬. 2023

[6]单细胞技术进展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孙蒙祥. 2016

[7]微流控法低温保护剂添加及去除线型优化研究. 周新丽,杜羽琨,衣星越,戴建军,张德福. 2019

[8]鉴别牛5种重要病毒的LAMP-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 高峰,华利忠,于伯华,王建峰,张丹,张琳,唐泰山,张常印. 2019

[9]微流控芯片用于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实验研究. 周新丽,郭莹莹,衣星越,戴建军,张德福. 2018

[10]微流控芯片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米饭中的蜡样芽孢杆菌. 王珍,贺磊,肖英平,卢先东,刘艳红,陆雯,王首锋. 2021

[11]微流控芯片加载低温保护剂过程中卵母细胞的损伤评估. 邵文琪,郭莹莹,戴建军,张德福,周新丽. 2019

[12]基于DNA四面体的微流控芯片用于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朱福琳,卞晓军,田润,李亮,颜娟,刘刚. 2020

[13]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概况及其应用进展. 曾洪梅,张桦,邱德文. 2014

[14]微流控法去除低温保护剂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衣星越,周新丽,杨云,戴建军,张德福. 2018

[15]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系统构建. 赵紫霞,许建,吴碧银,曹顶臣,白庆利,徐鹏,马卓君. 2022

[16]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分子印迹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 王培龙,苏晓鸥. 2014

[17]对虾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双重微流控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李昊,张铭洋,于永翔,王印庚,张正,马翠萍,陈夫山. 2023

[18]双功能单体法制备磁性葡萄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智康康,董爱军,杨鑫,赵倩玉,赵海田,张华,王静,徐鹏飞. 2016

[19]分子识别及分散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应用. 王静,佘永新,金芬,邵华,陈铭学,金茂俊,王培龙,杨锚,杜欣蔚,王淼,牟仁祥,李国营,王荣艳,吕晓玲,史晓梅,刘佳佳,李辉,崔大付. 2015

[20]基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农副产品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 李爱学,王鹏飞.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