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密度对黑糯玉米秋季性状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四海
作者: 任四海;阮龙;左晓龙;齐耀程;钱益亮;王俊;张玮;郭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糯玉米;栽培密度;籽粒颜色;田间性状;品尝指标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24-25+44
摘要: 研究了在江淮地区,栽培密度对黑糯玉米秋季田间性状、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由45 000株/hm~2提高到75 000株/hm~2,果穗籽粒颜色由白色转为黑色的速率变慢,籽粒完全转为黑色所需时间约相差2 d;株高、穗位表现为先逐步提高后趋于稳定;单果穗的重量在授粉后18~30 d内先快速增加后缓慢降低,单果穗重量的峰值随栽培密度的增加在时间上向后推移;鲜果穗产量随栽培密度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以60 000株/hm~2的栽培密度产量最高;鲜果穗的感官品质在栽培密度达到67 500株/hm~2后,品质变差,综合品尝总分随栽培密度的提高先略有提高,后明显降低。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贵州主要地方干椒品种的田间性状表现研究. 姜虹,杨红,韩世玉,詹永发,余文忠. 2008
[2]玉米籽粒灌浆期田间性状相关性分析研究. 李自卫,番兴明,郑宇峰,韩永连,肖卫华,勾宇宏,杨俊华,杨素梅,唐李军. 2015
[3]马铃薯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初报. 李飞,徐建飞,罗小波,段绍光,尹旺,卞春松,陈明俊,曹贞菊,雷尊国,金黎平. 2019
[4]山苦瓜品种间杂交组合试验与品质分析. 吴水金,李海明,李跃森,黄惠明,戴艺民,林江波. 2018
[5]不结球白菜耐热变异体的生长与移栽及品质分析. 王亦菲,黄剑华,周润梅,陆瑞菊,孙月芳. 2002
[6]外源DNA导入冬瓜条件的优化及其运用.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李华平. 2009
[7]不同雪茄烟品系农艺性状与干物质积累研究. 陈克玲,刘洋,王以慧,聂威,郭全伟,马蒙蒙,白晓杰,张兴伟,马兴华. 2024
[8]不同山苦瓜资源田间性状和品质分析. 吴水金,李海明,黄惠明,李跃森,戴艺民,林江波,邹晖. 2018
[9]绿豆籽粒颜色的遗传分析. 廉雪,张泽燕,张耀文. 2020
[10]不同类型芝麻茎秆化学成分分析及评价. 苏小雨,王东伟,魏利斌,高桐梅,王东勇,李丰,田媛,卫双玲. 2020
[11]不同世代玉米株系及杂交种籽粒产量和颜色研究. 冯汉宇,张秀海,刘贵明,张晓东. 2018
[12]不同大麦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分析. 罗平,杨晓梦,普晓英,李霞,杨丽娥,杨砚斌,杨加珍,曾亚文. 2024
[13]高粱黄色籽粒基因Yellow Seed 2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高梽鑫,刚爽,陆晓春,王平,李政君,王艺威,李金红. 2024
[14]两个红皮小麦品种籽粒颜色的遗传.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钱存鸣. 2007
[15]鸟害与高粱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杨彬,张海燕,史红梅,张桂香. 2016
[16]不同粒色谷子品系的鸟害程度研究. 夏雪岩,师志刚,张婷,陈媛,相金英,冀小绵,程汝宏. 2014
[17]值得推广的优良保健型黑糯玉米-渝黑糯600. 冯定明,石大章,张孝琼. 2017
[18]黑果皮糯玉米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开发利用. 范瑞,陈永欣,董立红,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2020
[19]黑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4
[20]黑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廖长见,张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烤后单叶重与感官质量的关系
作者:朱俊俊;唐经祥;徐经年;任四海;郭飞;汪升友;张福建
关键词:烟草;上部叶;单叶重;叶长;感官质量
-
野生花鲈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趋集性研究
作者:张贝叶;左涛;张传涛;曹金凤;王俊
关键词:花鲈;人工鱼礁;分布率;趋集行为
-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作者:宋健;熊亚俊;陈伊洁;徐瑞新;刘康林;郭庆元;洪慧龙;高华伟;谷勇哲;张丽娟;郭勇;阎哲;刘章雄;关荣霞;李英慧;王晓波;郭兵福;孙如建;闫龙;王好让;姬月梅;常汝镇;王俊;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NAM群体;花色;种皮色;遗传分析
-
基于SPAD值的不同海拔烤烟采收成熟度研究
作者:汪薇;王振华;唐经祥;徐经年;任四海;郭飞;汪升友;朱俊俊
关键词:烟草;海拔;SPAD值;成熟度;烟叶质量
-
基质中适量添加过磷酸钙促进烟苗生长
作者:张福建;唐经祥;汪文杰;汪升友;郭飞;朱俊俊;任四海;徐经年
关键词:烟苗;过磷酸钙;基质;生长;物质积累量
-
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作者:王俊;黄咏明;汪梦莹;黄立清;姚明华;刘友梅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企业培育;人才队伍建设
-
可可毛色二孢菌全基因组非经典分泌蛋白的预测及致病相关性分析
作者:邢启凯;王欣芳;彭军波;张玮;燕继晔;李永华
关键词:可可毛色二孢菌;葡萄溃疡病;非经典分泌蛋白;生物信息学预测;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