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克4430-20”的品种特性及育种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兴勇
作者: 杨兴勇;刘广阳;董全中;李福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优良种质“克4430-20”特性;利用
期刊名称: 大豆通报
ISSN: 1009-2765
年卷期: 2001 年 01 期
页码: 20
摘要: :“克 4 430 -2 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科所育成的大豆优良种质 ,我省各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以其为亲本材料 ,采用有性杂交或辐射诱变育种手段 ,育成了 2 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成为我省大豆育种界的骨干亲本。
分类号: S565.1033
- 相关文献
[1]桑树的栽培技术及其利用. 杨李娟. 2016
[2]波尔山羊在发展肉羊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沙文锋,陈启康,朱娟. 2002
[3]坦桑尼亚耐热抗旱稻谷材料性状及利用浅析. 邹彪,Sophia Kashenge,文守云,F.A.Myaka,陈华林,全海晏,李贤辉,王骞. 2016
[4]糯玉米的应用与开发. 黄小兰,孙权星,姜健,彭长俊,陈小晖,顾志华. 2012
[5]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6]保持柞蚕场生态平衡 实现可持续利用. 夏兴宏. 2005
[7]盐碱地的生物改良与抗盐植物的开发利用. 李培夫. 1999
[8]浅谈甜高粱的利用价值. 刘晓辉,高士杰,杨明,邓日烈,刘丽屏. 2006
[9]大豆核心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与利用. 魏云山,王会才,丁素荣,张晓荣,刘迎春. 2010
[10]山东蚕研所家蚕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与创新. 顾寅钰,石瑞常,张凤林,王安皆,李化秀. 2004
[11]优质牧草苦荬菜的栽培技术及利用方式. 杨菲. 2007
[12]对INGER水稻种质的遗传评价的利用. 汤圣祥,余汉勇. 2002
[13]云南省芥菜型油菜高芥酸、高芳香油、高蛋白的开发利用. 苏振喜,邱怀珊. 1997
[14]黔引普那菊苣的特征特性及种植技术. 吴显斌. 2007
[15]麦稻联合收割机配套打捆机的研究现状. 张秀平,陈林,张亚振,袁兴茂,郝金魁,王惠新. 2014
[16]开发特种米 丰富食文化──中国特种稻米的主要类型与开发利用. 应存山,钟代彬. 1996
[17]西藏天敌昆虫资源地理分布及评价利用. 王保海,覃荣,王文峰,扎洛,杨雪莲. 2005
[18]畜禽粪便的合理利用. 韩雪,粟朝芝,陶宇航. 2011
[19]“黔金荞麦1号”的营养成分及利用方式研究. 薛红,艾蓉,邓蓉,张定红. 2016
[20]蚕蛹资源的综合利用. 吕思行,刘吉平,廖森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大豆新品种克豆5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薛红;董全中;杨兴勇;张明明;李微微;张勇;宋欢;秦猛
关键词:大豆;克豆59;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北美大豆种质资源农艺综合性状鉴定与分析
作者:李明雪;孙旭红;张勇;王磊;杨兴勇;庞泽;宋继玲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产量;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作者: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王翔宇
关键词:
-
丰产抗病广适饲用大麦品种龙饲麦1号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尚佳薇;刘英;刁艳玲;孙丹;刘广阳;王月超;王秀君;刁鹤楠;于洋
关键词:饲用大麦;龙饲麦1号;栽培技术
-
高低两种密度条件下耐密植优异大豆种质鉴定
作者:张勇;胡凯凤;王磊;孙旭红;李明雪;杨兴勇;吴丽丽;宋继玲;丁凯鑫
关键词:大豆;耐密植;种质资源;方差分析;倒伏性
-
丰产抗病饲用大麦新品种龙饲麦1号引种鉴定与适应性分析
作者:王月超;刁艳玲;孙丹;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
关键词:饲用大麦;龙饲麦1号;引种;适应性
-
薯豆轮作模式下不同种衣剂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桂芝;金光辉;董全中;王腾;台莲梅
关键词:大豆;种衣剂;薯豆轮作;豆豆连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