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蓟马孤雌产雄生殖繁育的后代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帅

作者: 张彬;李洪刚;王俊平;王吉锋;万方浩;郑长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花蓟马;孤雌生殖;种群参数;生命表;F1代;F2代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10 期

页码: 1409-14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孤雌生殖是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前期研究发现,西花蓟马在高温下,雌性的存活率远大于雄性。为探究高温处理后仅有雌性西花蓟马孤雌产雄的情况下其后代建立种群的可能性,试验设定:高温(45℃,2 h)处理西花蓟马单个雌性个体,分别进行孤雌产雄生殖后,雄性子代(F1代)与其母系回交产生F2代;高温(45℃,2 h)处理西花蓟马多个雌性个体,进行孤雌产雄生殖后,雄性子代(F1代)与亲代多个雌性个体共存情况下进行交配产生F2代。两组处理模式下建立F2代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处理模式,母代雌性个体与子代雄性个体交配后均可产生后代,雄性F1代与其母系回交产生的F2代的雌雄性比为1.05∶1;与亲代多个雌性个体共存下交配产生的F2代性比为1.55∶1。雄性F1代与其母系回交产生的F2代的平均单雌产卵量(F)和内禀增长率(rm)显著小于与亲代多个雌性个体共存下交配产生的F2代(P<0.05);各龄期的平均发育历期、平均产卵前期和平均总产卵前期2个繁殖力参数以及净生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2个种群参数,前者则比后者长(P<0.05);另周限增长率(λ)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西花蓟马在孤雌产雄状态下仍然可以在短期建立种群,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能力和繁殖能力,为其成功入侵奠定了生态学基础。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奶牛X性控冻精生产的F1、F2代繁殖性能研究. 王秀琴,马吉锋,王建东,温万,脱征军,宁晓波,李艳艳,刘红岩,梁小军. 2015

[2]凡纳滨对虾F_1代、F_2代生长比较实验研究. 张胜负,乔振国. 2010

[3]温度对椰心叶甲实验种群生长的影响. 钟义海,李洪,刘奎,温海波,金启安,彭正强. 2005

[4]南美斑潜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罗进仓,刘月英,魏玉红,邓刚. 2004

[5]不同寄主对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郭小奇,付晓伟,封洪强,邱峰,郭线茹. 2008

[6]不同燕麦品种(系)对麦二叉蚜生命参数的影响. 刘月英,郭建国,罗进仓,周天旺,张新瑞,贺春贵,赵桂琴,张宗文. 2017

[7]不同光照条件对西花蓟马产卵量的影响. 张雪,钱万强,王宁,周倩,张彬. 2019

[8]番茄斑萎病毒对多杀菌素抗性西花蓟马发育繁殖和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张敏敏,赵巍巍,慕卫,刘峰,张友军,吴青君. 2014

[9]恒温和波动温度下西花蓟马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薛瑶,雷仲仁. 2014

[10]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害能力评价. 王然,王晓灵,王甦,张帆. 2014

[11]西藏拉萨地区西花蓟马种群生命表及发生动态研究. 袁江江,杨杰,李传仁,张友军,吴青君. 2019

[12]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 2000

[13]不同生态环境对陆地棉杂交F_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成奇,董承光,王清连,赵海红. 2010

[14]奶牛X性别控制冻精对F2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秀琴,马吉峰,王建东,梁小军. 2015

[15]不同遗传背景大豆杂交F_2代脂肪含量遗传分析. 李盛有,宋书宏. 2011

[16]高蛋白大豆杂交F_2代与亲本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分析. 王新风,富健,孟凡刚,马巍. 2008

[17]优势棉花组合F_2代农艺性状变异及其利用价值评估. 董顺文,熊鹰,何洪波. 2007

[18]华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_1代的植物学性状. 韩世玉,周光萍,王晓红,张芳. 2016

[19]长果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_1代的植物学性状表现分析. 韩世玉,张芳,王晓红,罗泽虎,周光萍,杨胜特. 2017

[20]RAPD标记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单对交配亲本及其子一代的分离方式. 申雪艳,孔杰,岳志芹,张庆文,王清印,宫庆礼.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