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份冬麦品种(系)对光腥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昕
作者: 王昕;沈煜洋;张子豪;马骏豪;高海峰;刘太国;刘琦;高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光腥黑粉菌;抗性评价;冬小麦;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8614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301-317
摘要: 为了解中国小麦主产区的冬小麦品种对光腥黑穗病的抗性情况。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麦类病害组保存收集的来自主产区270份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试验基地通过穗部人工接种鉴定法评价各参试材料对光腥黑穗病的抗性情况。在270份冬小麦品种(系)中,高抗(HR)材料占54.81%,抗病材料(R)占21.85%,中抗(MR)材料占11.48%,感病(S)材料占11.48%,高感(HS)材料占0.38%。进一步分析其接菌后农艺性状,患病植株表现为穗数、穗长降低及百粒重减少等明显变化。综合各品种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表现,筛选出涡育16、驻麦548、九圣禾158、临旱16号、中研麦818、盛科189、陇鉴119、西农1871、秋乐918,可作为抗光腥黑穗病的冬小麦种质材料。
分类号: S435.121.4
- 相关文献
[1]CIMMYT高降雨量区小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抗性评价. 佟汉文,杨立军,朱展望,刘易科,张宇庆,付汉红,高春保. 2009
[2]中二软占空间诱变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稻瘟病抗性. 肖武名,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陈志强. 2012
[3]贵州旱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评价及抗源利用潜力分析. 何海永,迟焕星,薛原,谭清群,陈惠查,陈文,陈小均,赵玳琳,李继业,杨学辉. 2022
[4]东北地区大豆种质对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农艺性状分析. 刘念析,衣志刚,王博,刘佳,董志敏. 2022
[5]小麦光腥黑粉菌对小麦三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何婷,刘太国,陈万权,郭青云,高利. 2021
[6]不同浓度氟环·咯·甲苯拌种对小麦萌发及光腥黑穗病防效的影响. 张菡,刘太国,陈万权,赵思峰,高利. 2020
[7]小麦光腥黑粉菌转化子最适固体培养基的筛选. 李丹丹,何婷,王梦可,刘太国,刘博,陈万权,玄元虎,高利. 2020
[8]小麦矮腥黑粉菌及其近缘种的RPB2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高利,刘太国,高继国,陈万权. 2010
[9]小麦光腥黑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高利,李超,刘太国,刘博,陈万权. 2017
[10]小麦光腥黑粉菌冬孢子总DNA提取方法比较. 刘太国,张敏,陈万权. 2006
[11]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京冬18的选育. 单福华,田立平,庞斌双,高新欢,任立平,侯淑敏,张凤廷. 2012
[12]冬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庞春明. 1994
[13]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 高育锋,王勇. 2009
[14]斯洛伐克104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及评价. 赵明辉,李会敏,孟祥海,乔文臣,赵凤梧,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Edita Gregova. 2014
[15]宁夏南部山区冬小麦抗旱指标鉴定研究. 邵千顺,王斐,王克雄,任小龙,杨琳. 2018
[16]喷施生物微肥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任伟,杨攀,吴长城,车军,徐福新,吴政卿,马卫民,曹源. 2018
[17]播种前土壤喷施复合营养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任伟,郑春风,杜君,孙克刚. 2019
[18]冬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侯小峰,左联忠,王彩萍,赵吉平,郭鹏燕,郭兆萍. 2014
[19]甘肃省近年来育成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区域表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雪婷,杨文雄,曹东. 2016
[20]冬小麦杂种优势表现及分析. 李会敏,赵明辉,王广才,赵凤梧,刘冬成,DANIELA Benedikova,PAVOL Hauptvogel.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改进DMP的机械手模仿学习算法研究
作者:赵龙阳;谭昊民;张会兵;刘琦
关键词:能源消耗;改进动态运动原语;拖动示教;关键点抓取;PyBullet仿真
-
鲤RNF14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病原刺激的免疫响应
作者:张美娜;张子豪;洪佳乐;郭朝辉;李海洁;于光晴;董鹏生;黄小城;杨振江;王延晖;刘变枝
关键词:鲤;环指蛋白14;生物信息学;鲤春季病毒血症病毒;多肌胞苷酸;病原刺激;免疫响应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小麦矮腥黑粉菌g6843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贾玉凤;张滨;郭笑维;马骏豪;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亚细胞定位
-
ZmCYP90D1调控玉米叶片褶皱发育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诗晗;沈海军;高利;赵婉婷;武小霞
关键词:玉米叶片;基因定位;平铺细胞;油菜素内酯
-
小麦抗条锈基因Yr5、Yr9和Yr18分子标记的特异性评估
作者:孙振宇;黄亮;黄苗苗;刘太国
关键词: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特异性
-
大豆FAR1/FHY3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唐晓飞;薛永国;曹旦;孙建强;刘琦;朱梓菲;栾晓燕;王秀君;刘鑫磊
关键词:大豆;FAR1/FHY3;基因家族;表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