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的游离与培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雪梅

作者: 孙雪梅;王舰;李英;叶广继;周云;杨永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二倍体;原生质体;游离;培养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07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152-1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3种不同基因型的二倍体马铃薯为材料,研究了材料来源和不同预处理及游离过程中渗透浓度对原生质体游离质量和后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二倍体马铃薯细胞酶解时的适宜渗透浓度不同,Dd-Ⅲ-5为0.35~0.40 mol/L,JK3为0.35 mol/L,而Dd-Ⅱ-10的适宜渗透浓度范围较广,在0.30~0.45mol/L内均可;不同预处理所游离的原生质体质量及后期发育存在差异,经预处理后的原生质体活性均高于85%,且分化能力强;同一基因型的叶肉和愈伤组织所游离的原生质体活性差异不大,在产量上叶肉细胞高于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时,分化培养基附加的3个激素组合中,NAA 1 mg/L+ZT 0.2 mg/L时愈伤组织全部褐化死亡,而NAA 1 mg/L+2,4-D 1 mg/L+GA30.2 mg/L和NAA 1 mg/L+BA 1 mg/L上的愈伤都分化,后者分化较早;基因型对原生质体后期发育影响较大,经培养后,仅Dd-Ⅲ-5得到完整植株。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洋葱愈伤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研究. 陈丽,梁毅,汪李平,田保华. 2011

[2]苘麻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研究. 徐琴,王晓军,王卉,刘敏,郝秀英. 2013

[3]我国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尹红新,雷秀娟,宋娟,姚春林,王英平. 2015

[4]园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应用. 赵维峰,孙光明,李绍鹏,杨小环,李茂富. 2004

[5]木薯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因子研究. 付莉莉,谭德冠,韩冰莹,孙雪飘,张家明. 2014

[6]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刘代,魏岳荣,胡家金,易干军. 2010

[7]“索蚌”百合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的研究. 孙晓梅,王晶,罗凤霞,杨宏光,孙素芬. 2007

[8]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郝艳芳,王良群,刘勇,张微,杨伟,白鸿雁,武擘. 2016

[9]葡萄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赵剑波,李绍华. 2002

[10]马铃薯蛋白激酶基因StPki的遗传转化及表达分析. 杨煜,郭晓,郭宝太,杨晓慧,单伟伟,金黎平,马伟清,李广存. 2014

[11]利用二倍体资源选育油炸加工马铃薯品种. 马子竣,孙继英,刘玲玲,汝甲荣,王怀鹏,牛若超. 2020

[12]二倍体马铃薯StBRC1a功能缺失突变体的获得及其功能分析. 冯爽爽,罗嘉翼,朱曦鉴,蒋继滨,黄三文,张金喆. 2020

[13]二倍体马铃薯耐盐品种鉴定的生理指标测定. 张景云,缪南生,白雅梅,赵萍,李文霞. 2013

[14]二倍体马铃薯在育种中的应用. 邱彩玲,白雅梅,吕典秋,魏峭嵘,吕文河. 2007

[15]盐胁迫对不同耐盐性二倍体马铃薯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张景云,白雅梅,缪南生,朱珊,李文霞,吕文河. 2013

[16]二倍体马铃薯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晁祥健,杨煜,金黎平,张煜,刘生祥,丁汉凤,屈冬玉,李广存. 2009

[17]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材料的离体筛选. 张景云,缪南生,白雅梅,朱珊,吕文河. 2013

[18]二倍体马铃薯SSR遗传图谱的构建(英文). 朱云,郭晓,孙小磊,马伟清,董道峰,郭宝太,杨煜,杨晓慧,李广存. 2017

[19]基于联合分析方法的二倍体马铃薯群体抗旱性评价. 高春燕,秦军红,徐建飞,段绍光,卞春松,金黎平,李广存. 2021

[20]盐胁迫下二倍体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张景云,缪南生,白雅梅,万新建,吕文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