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岸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氮垂直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小花

作者: 陈小花;杨青青;余雪标;陈宗铸;杨琦;雷金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热带海岸;土壤碳储量;土壤碳氮比;垂直分布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38-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热带海岸森林是重要的碳库,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包括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因此,迫切需要探明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热带海岸森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热带海岸4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其他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变化规律一致,表层含量较高,随着剖面深度增加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土壤层次间呈现显著性差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5~7.06、0.08~0.61 g/kg,其中椰子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平均值最高,分别为7.06、0.61 g/kg,其次是香蒲桃天然次生林(6.07、0.44 g/kg)。各森林类型土壤碳氮比平均值依次为大叶相思人工林﹥木麻黄人工林﹥香蒲桃天然次生林﹥椰子人工林。各森林类型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椰子人工林、香蒲桃天然次生林、大叶相思人工林和木麻黄人工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椰子人工林和香蒲桃天然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稳定状态,其碳汇效益较木麻黄人工林和大叶相思人工林显著,对热带海岸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经营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714.2

  • 相关文献

[1]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季波,何建龙,王占军,刘凤凤,田波,吴旭东,俞鸿千,任小玢,蒋齐. 2022

[2]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区土壤碳氮储量与层化率的影响. 崔思远,曹光乔,朱新开. 2018

[3]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区土壤碳氮储量与层化率的影响. 崔思远,曹光乔,朱新开. 2018

[4]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孙海,王秋霞,张迪迪,刘宁,李乐,徐成路,张亚玉. 2016

[5]内蒙古草原固碳现状评估与碳汇实现路径建议. 石磊,孙海莲,王慧敏,谢宇,刘亚红,王洋,木兰,张雅茹,邱晓. 2023

[6]土壤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 田娜,王义祥,翁伯琦. 2010

[7]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高大于0.2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增碳中的作用. 于寒青,李勇,金发会,孙丽芳. 2012

[8]保护性耕作下南方旱地土壤碳氮储量变化. 张丽敏,何腾兵,徐明岗,娄翼来,张佩,王小利. 2013

[9]转变耕作方式对长期旋免耕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田慎重,王瑜,宁堂原,董晓霞,董亮,郑东峰,郭洪海. 2016

[10]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萨茹拉,李金祥,侯向阳. 2013

[11]有机肥替代化肥与生物炭配施对茶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王莎莎,陈俊玲,张晓杰,李艳春,陈华,王义祥. 2025

[12]施肥对玉米田植物线虫群落组成及垂直分布的影响. 刘伟,许艳丽,潘凤娟. 2011

[13]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垂直分布. 吴兴亮,李泰辉,谭伟福,刘作易,宋斌,朱国胜. 2009

[14]微囊藻水华叠加对太湖沉积物中细菌垂直分布的影响. 刘国锋,刘正文. 2011

[15]利用多角度光谱数据探测冬小麦氮素含量垂直分布方法研究. 杨绍源,黄文江,梁栋,黄林生,杨贵军,张东彦,蔡淑红. 2015

[16]冬小麦冠层氮素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垂直分布. 王之杰,王纪华,马智宏,黄文江,赵春江,赵明. 2004

[17]夏玉米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垂直分布模型. 刘镕源,黄文江,任华忠,杨贵军,谢东辉,王纪华. 2011

[18]棉田群体内主要生态因子时空分布的研究. 陈冠文,余渝. 2002

[19]吉富罗非鱼温棚池塘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界面交换通量. 魏南,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郁二蒙,龚望宝,李志斐,夏耘. 2015

[20]热带西太平洋浮游纤毛虫的垂直分布. 王超锋,赵丽,赵苑,李海波,陈雪,张珊,张武昌,肖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