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期复种绿肥冬油菜对陇中旱地春小麦氮磷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宝时

作者: 张宝时;李国权;裴希谦;鞠青夏;张金兰;杨钊;牛树君;曹世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肥冬油菜;春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磷素利用效率;产量

期刊名称: 寒旱农业科学

ISSN: 2097-2172

年卷期: 2024 年 3 卷 010 期

页码: 926-930

摘要: 氮、磷肥对春小麦的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春小麦氮磷的吸收和利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休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冬油菜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秸秆氮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冬油菜后春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提高了23.03%和17.68%;籽粒、秸秆中氮含量分别降低了5.44%、27.39%,秸秆氮吸收量降低了8.69%,籽粒氮吸收量提高了11.29%;籽粒中磷含量提高了11.35%,秸秆中磷含量降低了10.00%,籽粒、秸秆中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30.84%、12.50%。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65%、12.18%,磷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7.65%,磷素利用效率降低了5.34%。综上,休闲期麦后复种绿肥冬油菜可提高小麦籽粒的磷含量、氮磷吸收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分类号: S512.12

  • 相关文献

[1]土壤水分和氮素水平对春小麦水分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年来,孙小妹,张玉鑫,张涛,高世铭. 2012

[2]聚磷酸铵添加生物源增效剂对小麦产量及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运红,杨占平,黄绍敏,郭斗斗,杜君,和爱玲,杨焕焕. 2021

[3]不同施磷水平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孔丽丽,尹彩侠,李前,秦裕波,王立春,谢佳贵. 2017

[4]华南双季直播稻品种筛选及其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彭碧琳,胡香玉,钟旭华,田卡,黄农荣,潘俊峰,梁开明,刘彦卓,傅友强. 2019

[5]施氮时期对糜子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君杰,曹晓宁,王海岗,陈凌,刘思辰,田翔,秦慧彬,杨光宗,乔治军. 2017

[6]茶园控释复合肥肥效与施用技术研究. 刘声传,林开勤,周弟鑫,鄢东海,魏杰,喻云春,徐霖,周玉锋. 2019

[7]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棉花养分吸收、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哈丽哈什·依巴提,李青军,张炎. 2019

[8]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孙国峰,顾克军,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 2019

[9]滴灌施氮对东北春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李素琴. 2020

[10]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减施氮肥的响应. 王荣焕,陈传永,徐田军,赵久然,吕天放,刘月娥,刘秀芝,刘春阁. 2018

[11]不同包膜类型控释氮肥减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蒋丽萍,李国芳,苗中琴,刘玉东,钱欣,张慧,高英波,齐世军,李宗新,刘开昌,刘树堂,薛艳芳. 2020

[12]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盛婧,郭智,张岳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13]盆栽条件下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油菜农艺性状的差异. 安蓉,曹兰芹,杨睿,伍晓明,陈碧云,高亚军. 2013

[14]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宝元,王新兵,王志敏,马玮,赵明. 2016

[15]硝化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殷跃军,郭智,张岳芳,盛婧,郑建初,陈留根. 2019

[16]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汝亮,李友宏,王芳,赵天成,陈晨,洪瑜,周丽娜. 2014

[17]种植密度氮肥互作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鹏程,董合林,刘爱忠,刘敬然,孙淼,王国平,刘绍东,赵新华,李亚兵. 2015

[18]施氮水平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蔡林志,贡丹敏,丁仁,马燕燕,熊兴耀,胡新喜. 2023

[19]盆栽条件下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油菜农艺性状的差异. 安蓉,曹兰芹,杨睿,伍晓明,陈碧云,高亚军. 2014

[20]氮肥后移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孔丽丽,刘志权.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