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鲜食菜用大豆新品种晋豆39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俊奎
作者: 马俊奎;任小俊;王勇;史宏;赵晶云;任海红;刘学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菜用大豆;晋豆39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13 年 02 期
页码: 55-56
摘要: 晋豆39是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08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在山西省适宜地区推广。2012年12月晋豆39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适宜上海、浙江杭州、安徽铜陵、江西南昌、湖北武汉作鲜食大豆春播、夏播种植;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广西南宁、四川成都、云南昆明、海南海口作鲜食大豆春播种植;江苏如皋、南京作鲜食大豆夏播种植。
分类号: S643.7
- 相关文献
[1]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10号'. 朱丽华,顾卫红,杨红娟,李超汉,尤佳琪,宋荣浩. 2021
[2]菜用大豆在辽宁省不同生态区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董友魁,刘永涛,张丽莉,宋晓艳,于广文,王玉江. 2010
[3]不同播种季节对早熟菜用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风. 2005
[4]26份菜用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海风,杨加银,程保山. 2014
[5]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 2016
[6]菜用大豆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张古文,丁桔,徐盛春,陆新苗,胡齐赞,龚亚明. 2011
[7]早熟菜用大豆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吴春芳,姜永平,金丽华. 2007
[8]菜用大豆“楚秀”的开发与利用. 杨加银 ,徐海斌,张复宁. 2002
[9]菜用大豆品种花荚粒形成的初步研究. 杨加银. 2005
[10]菜用大豆育种目标与策略的商榷. 杨加银. 2004
[11]真空渗糖对冷冻菜用大豆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硬度的影响. 唐明霞,袁春新,陈惠,吴浩,邱海荣,徐莉,薛晨霞. 2012
[12]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比较. 张惠君,敖雪,王海英,李明姝,谢甫绨. 2009
[13]播期、密度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杨加银,徐海风. 2006
[14]菜用大豆品种改良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杨加银,张复宁,冯其虎,徐海斌. 1998
[15]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傅旭军,朱丹华,李百权,袁凤杰,鲍祖达,朱申龙. 2010
[16]菜用大豆技术交流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李笑,徐志福,朱丹华. 2008
[17]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二号”的选育. 顾卫红,麻浩,杨红娟,马坤,姚祥坦. 2006
[18]优质、早熟、抗病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四号”的选育. 马坤,王庆中,杨红娟,顾卫红,喻德跃. 2006
[19]菜用大豆新品种‘苏豆16号’. 陈华涛,刘晓庆,袁星星,张红梅,崔晓艳,顾和平,陈新. 2019
[20]菜用大豆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韩志玲,樊智翔,安伟,仇鹏,赵丽芳,李鹏.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作者:孙小富;唐华江;杨红文;廖加法;宋福元;王勇
关键词:草地退化;放牧;改良;监测;对策
-
萝卜黑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杨利娟;高苇;李海燕;薛涛;张春祥;王勇
关键词:萝卜;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杀菌剂;抑菌效果
-
播期对不同类型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湛;杨娇;王勇;李凯;罗世武;杨军学;王斐;程炳文
关键词:播期;糜子;生育期;产量;品质
-
温度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东阳;刘国;黎洁;邓全;马鹏;陈娟;李斌;王勇;江连强;郭仕平;伍兴隆;李杨;蒲德强
关键词:豆蚜;十斑大瓢虫;温度;生物防治
-
秋甘蓝新品种‘中甘596’
作者:王勇;杨丽梅;方智远;张扬勇;季家磊;吕红豪;庄木;刘玉梅;李占省;韩风庆
关键词:甘蓝;一代杂种;抗枯萎病;耐黑腐病;品种
-
秋冬甘蓝新品种‘中甘1388’
作者:季家磊;张扬勇;杨丽梅;方智远;吕红豪;庄木;王勇;刘玉梅;李占省;韩风庆
关键词:秋冬甘蓝;一代杂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品种
-
果树作物果实形状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艳迪;樊秀彩;张颖;姜建福;孙磊;王勇;孙锋;刘崇怀
关键词:果树;果实形状;遗传发育;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