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基可降解包膜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庞敏晖
作者: 庞敏晖;董淑祺;邹国元;李鸿雁;梁丽娜;郭旋;李丽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棕榈油;聚氨酯;生物降解;控释肥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10 期
页码: 1966-19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植物油多元醇的物化性质是影响聚氨酯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主要因素.尝试通过改变亲核试剂甲醇用量调节棕榈油多元醇羟值、黏度等物化指标,研究多元醇物性、聚氨酯性能与肥料养分控释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为优化棕榈油基聚氨酯包膜性能,降低可降解包膜肥料成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饱和度高的棕榈油为起始原料,采用环氧开环法,通过调节甲醇用量(醇油比为 0.4∶1~1∶1),合成了 4 种棕榈油多元醇,标记为POP1、POP2、POP3、POP4;以上述多元醇为原料,通过原位反应成膜技术制备了 4 种棕榈油基可降解包膜尿素,依次标记为PCU1、PCU2、PCU3、PCU4.研究了甲醇用量对棕榈油多元醇羟值、酸值、黏度、分子量及官能度的影响,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TG)等表征手段,系统分析了甲醇用量对棕榈油多元醇及其膜材微观结构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质量法和水泡法,测试包膜的吸水率和肥料氮素累积释放率,分析甲醇用量对包膜耐水性和控释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包括含 3 个包膜浓度的发芽试验,评价包膜的安全性.[结果]通过调节甲醇用量合成了羟值范围在 101~132 mgKOH/g、黏度范围在 365~618 mPa·s、官能度在 1.89~2.73 的棕榈油多元醇.FTIR和1H NMR分析结果表明,棕榈油多元醇为聚醚酯多元醇,且随着甲醇用量的增加,多元醇分子中羟基官能团的数量逐渐增加,但分子的主体结构没有变化.当醇油比为 0.8∶1~1∶1 时,棕榈油多元醇羟值约为 130 mgKOH/g、黏度小于700 mPa·s,官能度大于 2,且制备的包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在无助剂包覆且包衣率为 3%时,所制包膜尿素PCU3 和PCU4 氮素初期释放率约为 7%,释放期为 20 天以上.试验证实包膜对种子萌发及作物生长没有不良影响.[结论]最佳甲醇和棕榈油比范围为 0.8∶1~1∶1,在此比例下的棕榈油多元醇羟值约为130 mgKOH/g,官能度大于 2,黏度小于 700 mPa·s,以其合成的棕榈油基可降解包膜材料的控释性能良好,棕榈油含量大于65%.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肥料缓释用改性SiO2/PU复合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陈芝,杨相东,王娜,张续,张均,姜志国. 2020
[2]基肥缓释涂层用蓖麻油-聚醚型聚氨酯的制备及表征. 陈芝,杨相东,王娜,宋禹泉,张均,姜志国. 2019
[3]木质素基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邓竣骞,陈玲,连海兰. 2023
[4]聚氨酯应用于缓控释肥料无溶剂包膜的研究进展. 李丽霞,赵同科,衣文平,邹国元,肖强. 2021
[5]基于CFD模拟研究不同保温结构和温度对番茄冷藏配送品质和效果的影响. 吴如书,刘升,章学来,卢裕亿,王信康,薛靖文,尚夔栎. 2021
[6]小麦秸秆液化产物制备包膜尿素. 王军卓,吕志平,李丽霞,曹兵,肖强,孙雨萌. 2016
[7]聚氨酯/液晶(PU/EBBA)复合膜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易正戟,周长忍. 2001
[8]聚酯/聚醚型聚氨酯互换膜材的制备与应用. 孙雨萌,宋怀河,李丽霞,曹兵,李鸿雁,肖强,王军卓. 2016
[9]控释肥残膜积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王学霞,曹兵,邹国元,张佳佳,王甲辰,刘东生,陈延华. 2022
[10]基于味觉特征的棕榈油产地甄别技术研究. 邓福明,张航,陈卫军,王挥,黄玉林,郑亚军,宋菲,赵松林. 2014
[11]中国棕榈油进口贸易的周期分析. 王成丽,刘锐金,刘恩平. 2015
[12]棕榈油生物柴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李瑞,夏秋瑜,赵松林,陈华,陈卫军. 2009
[13]代乳品中不同来源脂肪对哺乳期犊牛血清指标、屠宰性能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影响. 胡凤明,毕研亮,李岚捷,丁静美,刁其玉,屠焰. 2018
[14]棕榈油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张玉锋,王挥,宋菲,陈华,张建国,雷新涛. 2018
[15]棕榈油供给冲击与国内植物油价格波动的动态关系分析. 刘锐金,王成丽. 2017
[16]尿素包合法分离棕榈油甲酯化产物中C_(16)和C_(18)脂肪酸甲酯. 陈苗,马美湖,杨湄,蔡朝霞,熊伟,付星. 2010
[17]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分析. 李静,王永,杨耀东,雷新涛,肖勇. 2016
[18]我国棕榈油期货市场效率研究——基于VAR及其扩展模型的实证分析. 刘锐金,王成丽,魏宏杰. 2013
[19]棕榈油发展现状及前景. 李艳,王必尊,刘立云,陈思婷,郑亚军,马子龙. 2008
[20]海南文昌油棕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夏秋瑜,李瑞,唐敏敏,王威,雷新涛,赵松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氨挥发;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
-
内源激素对扁蓿豆荚果开裂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万鹏;郭茂伟;朱琳;李悦煊;李志勇;李鸿雁
关键词:扁蓿豆;内源激素;荚果裂荚
-
畜禽粪便Cu、Zn含量特征研究
作者:许俊香;邹国元;孙钦平;李钰飞;赵祥;郎乾乾;刘本生;李吉进
关键词:畜禽粪便;铜;锌;特征;有机肥;重金属污染
-
不同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作者:李丽霞;王震;夏明聪;胡锐;牛亚斌;王秋云;邢彩云
关键词:阿维·噻唑膦;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
-
玉米秸秆水热生物炭施用对土壤重金属Cd生物有效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郎乾乾;李艳梅;夏宇;王超;刘振刚;邹国元;孙钦平
关键词:水热炭化;水热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微生物群落
-
黄花型扁蓿豆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温静;郭茂伟;朱琳;李志勇;李鸿雁;魏鹏;闫慧芳;赵诚贵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黄花型扁蓿豆;系统发育;密码子偏好性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周晓琳;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董淑祺;邹国元;李子双
关键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硝态氮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