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磊

作者: 王磊;姬强;王亚麟;王锐;何进勤;雷金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技术;深松模式;保水措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5 期

页码: 63-67

摘要: [目的]揭示不同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筛选适宜宁南山区的种植技术模式.[方法]通过设置G1(翻耕不覆膜)、G2(翻耕覆膜+保水剂)、G3(翻耕覆膜)、G4(深松不覆膜)、G5(深松覆膜+保水剂)、G6(深松覆膜)6个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模式下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结构、养分和水分的影响.[结果]不同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影响,与翻耕相比,深松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有利于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提高了土壤田间持水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其中深松覆膜+保水剂处理的效果最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大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与土壤各养分均呈正相关.[结论]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深松覆膜+保水剂可作为理想的耕作技术模式.

分类号: S153

  • 相关文献

[1]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陈金林,高岩,梁永超. 2019

[2]天津地区不同冬绿肥培肥土壤的效果. 赵秋,张新建,宁晓光,周丽平. 2022

[3]永嘉早香柚授粉及保水措施试验. 徐文荣,陈秋夏,陈少华,郭秀珠,黄品湖,李锷. 2002

[4]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陈海军,巩双印,李金良,张作峰,陈凤芝,张崎峰. 2011

[5]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郑丽华,杨慧莹,刘丽,连永利. 2012

[6]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深松蓄水耕作技术研究. 边少锋,马虹,薛飞,杨双,谭国波. 2000

[7]黑龙江省麦豆产区轮作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梁洪涛,于清涛,王英,龙江雨,张成亮. 2010

[8]甜菜机械化种植技术及配套机械. 范有君,闫志山,宋柏权,杨骥. 2011

[9]吉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制约因素与发展路径探讨. 岳本奇,高辉,岳玉兰,梁烜赫,王超,夏厚禹,姜福旭,丁士东. 2024

[10]影响湖北省棉花生产的要素浅析. 余隆新,易先达. 2003

[11]推广作物粉垄栽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甘秀芹,刘斌,申章佑,陈烈臣,白德朗. 2012

[12]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土壤表层碳、氮、磷密度特征. 杨成德,龙瑞军,陈秀蓉,徐长林,王进明. 2008

[13]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大伟,刘建,王波,曹杨,卞新民. 2009

[14]有机无机配比施肥对‘南果梨’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范业宏,陈丽楠,于向华,刘秀春,张成,罗世平. 2017

[15]贵州石漠化地区不同能源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苏生,黄瑞,韩永芬,何静. 2017

[16]抗真菌转基因水稻种植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李巍,陈涵贞,吕新,陈丽华,李玥仁. 2013

[17]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科尔沁区天然打草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单玉梅,温超,陈海军,高丽娟,杨晓松,斯日古楞,李佳怡,张军,刘永志. 2017

[18]采煤塌陷地复垦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研究. 焦晓燕,王立革,卢朝东,郜春花,董二伟,刘鑫. 2009

[19]不同草地建植模式对荒坡地土壤风蚀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孙铁军,肖春利,滕文军. 2011

[20]施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对盐化潮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邵玉翠,任顺荣,廉晓娟,曾秀文,贺宏达.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