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根瘤象甲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月英

作者: 刘月英;张大为;魏玉红;周昭旭;罗进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芪根瘤象甲;越冬;种群动态;生物学特性;昼夜节律;发育历期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577-5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于2016—2019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对黄芪根瘤象甲的越冬规律、田间数量动态变化、生活习性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进行调查,测定土壤湿度和寄主植物对成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甲以成虫在靠近植物根际处的土层内越冬,越冬适宜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0%。在甘肃省定西市黄芪根瘤象甲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发生高峰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化蛹高峰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为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黄芪根瘤象甲成虫羽化当年虽可取食,但不产卵,翌年越冬结束后开始取食,取食后即可产卵。在黄芪、红芪、苜蓿和三叶草中,只有取食黄芪叶片的雌成虫才能正常产卵繁殖。黄芪根瘤象甲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明显,产卵主要集中在12:00—22:00,单雌产卵量为2 051.4粒,产卵期为42.6 d。卵、蛹和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9.8、10.6和36.7 d。

分类号: S435.672

  • 相关文献

[1]黄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种群动态. 王政,张绍华,杨陈军,孟倩倩,孙世伟,高圣风,刘爱勤,杨婧. 2020

[2]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向日葵螟的种群动态与生活史. 刘双平,罗礼智,江幸福,王凯. 2010

[3]北京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及越夏越冬场所调查研究. 史彩华,杨玉婷,韩昊霖,程佳旭,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 2016

[4]不同覆水深度对莲藕腐败病菌越冬种群动态的影响. 梁志怀,成燕清,陈玉荣,张屹,王献慧. 2011

[5]云南稻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种群发生特征. 尹艳琼,李向永,赵雪晴,刘萍,谌爱东. 2016

[6]广斧螳室内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玉洁,吴娇,黎荣欣,赵怡楠,赵冬香. 2014

[7]油棕象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岳建军,严珍,陈泽坦,林位夫,黄贵修. 2014

[8]豆大蓟马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邱海燕,刘奎,李鹏,付步礼,唐良德,张曼丽. 2014

[9]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韩冬银,刘奎,张方平,黄武仁,张敬宝,金启安,符悦冠. 2009

[10]二疣犀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 钟宝珠,吕朝军,王东明,覃伟权,李洪,王智. 2013

[11]北方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郝丽霞,侯茂林. 2009

[12]我国黄毛鼠研究进展. 姜洪雪,姚丹丹,林思亮,秦姣,冯志勇. 2024

[13]根虫瘟霉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任相亮,姜伟丽,马小艳,马亚杰,马艳. 2017

[14]武汉地区梨木虱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动态研究. 杨晓平,胡红菊,陈启亮,田瑞,张靖国. 2013

[15]武汉地区梨瘿蚊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动态变化研究. 杨晓平,胡红菊,陈启亮,田瑞,张靖国,范净. 2016

[16]茶细蛾成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动态研究. 王晓庆,郭萧,盛忠雷,彭萍,林强,胡翔,黄尚俊. 2012

[17]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昼夜节律.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张继红,葛长字,蒋增杰,高亚平. 2012

[18]双委夜蛾成虫主要活动节律和卵孵化节律. 董少奇,田彩虹,郭线茹,袁星星,汤金荣,王鑫辉,赵曼. 2021

[19]不同波长LED灯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 许亚岚,潘洪生,梁革梅,杨益众,陆宴辉. 2020

[20]花鲈垂体和下丘脑中生物钟基因在3种光周期下的表达节律分析. 袁满,王鹏飞,闫路路,赵超,范嗣刚,陈祥,邱丽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