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放牧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牧草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芊妤

作者: 张芊妤;曾奕丰;李文洁;申洁;王硕华;王树林;阿的鲁骥;李岚;侯扶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量;空间异质性;放牧季节;变异系数;根冠比;地上-地下反馈;草原管理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2 年 39 卷 002 期

页码: 318-3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要草地类型之一,对维持国家生态屏障和当地人民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玛曲高寒草甸4个季节性牦牛牧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季节性放牧对牧草生物量空间分布的作用.结果表明,不放牧样地和全年连续放牧样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于其他季节牧场,分别为29.06%和29.02%.不放牧样地的根冠比和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34.46%和35.73%,春季牧场最低为9.16%和13.12%.夏季牧场和全年连续放牧样地的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牧场,分别为194.52和167.94 g·m?2,根冠比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放牧具有降低夏季牧场、冬季牧场及全年连续放牧区的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豆科地上生物量对群落地下生物量的贡献最小,其他科、莎草科和菊科可分别解释群落地下生物量40%、31%和30%的变化;毛茛科和禾本科地上生物量可分别解释根冠比42%和41%的变化.因此,菊科和其他科地上生物量能较好地预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禾本科和毛茛科地上生物量可预测该地区植物群落根冠比.本研究结果能够为高寒草甸利用及放牧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